1 / 6
文档名称:

反射弧演示器.docx

格式:docx   大小:68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反射弧演示器.docx

上传人:63229029 2017/5/26 文件大小:6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反射弧演示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反射弧演示器》设计说明一、教具名称: 《反射弧演示器》二、教材实验分析: (一)教材实验: 七年级下册生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内容中为“探究反射”和“反射弧”的机制。教学安排了以下几个实验: (1)通过“膝跳反射活动”实验得出反射的定义; (2 )通过“甩掉烫手馒头的反射”活动事例的实验和图Ⅳ-54 的观察,分析得出反射弧;(3)列举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归纳出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主要区别。(二)教材实验存在的问题:(1)“膝跳反射”实验活动的变量很难控制,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从而出现不准确的结论。为此我作了一些改进,操作如下:找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凳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的搭在着地的腿上,小腿要自然下垂,放松。另一个同学用橡皮锤迅速叩击受试者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面的韧带,观察小腿有什么反应?受叩击的小腿会突然抬起,这是人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在同学们做这个实验时,大家发现身体较胖的同学和身体较瘦的同学做这个实验的效果明显不同,经过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选择受试者时应注意请身材苗条的同学,如果选择过于肥胖的同学,两腿交叠时,一条腿会翘起很高,影响实验操作,小腿弹起效果也不明显。所以请比较瘦的同学做为受试者时,小腿弹起幅度大。改进后的实验现象虽然比原来实验要明显一点,但效果仍然不佳。可见胖、瘦不好控制, 实验说服力不强。同样,“缩手反射活动”的控制不严密、科学。“缩手反射”实验中一般用“针尖”轻刺学生手指,这里的“针尖”指的是解剖针的针尖或普通缝衣针,用解剖针或缝衣针的针尖来轻刺学生手指的话,学生难免会有怕疼,有怕轧破手指的恐惧心理,教师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也不好控制,我改为用消毒牙签(竹制牙签)代替解剖针或缝衣针,教师操作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竹签便于拿握, 刺的力度也可控制自如,竹签的尖端不是非常尖锐,能打消师生的顾虑,且竹制牙签价廉易获得。但是实验效果在男生和女生身上差异太大,也不好控制,男生效果差,女生效果明显。初中男生往往心理敏感,觉得自己是男子汉,被“针尖轻刺”而缩手是懦弱的表现,因此,他们在同学面前接受实验时,会咬紧牙关硬撑着,也决不收回被刺的手指,实验效果不好。女生做被实验者就不会这样,女生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会很紧张,手指被刺后会立刻收回来。可见这一实验说服力也不强。(2)“甩掉烫手馒头的反射”活动,学生有好奇心,往往要亲身体验,这样做不安全,因此此实验不严密,得出的结论不可靠;按照实验教材的操作,这样一个结论,显然是不够科学的。(3 )初一的学生,生活经验欠缺,对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归纳总结还需进一步培养,所以区分简单与复杂的反射不能准确地描述。(三) 能概括地认识到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很困难本节内容主要阐明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反射和反射弧的组成;什么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关于神经元的功能,教材中的表述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显然,“刺激”是指什么、“兴奋”又是什么? 兴奋怎么传导? “冲动”又是怎么回事?由于这些概念在教材中缺少直观材料,学生难以形成理性认识。至于反射和反射弧结构的认识,教材中虽有膝跳反射活动的直观内容及反射弧模式结构的简要说明,但具体反射的实例介绍不多,更没有对反射与具体的调节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因此能概括地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