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海绵城市是低影响开发模式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我国城市水问题的重要 举措。建设海绵城市的最终目标是为城市构建起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系统,每 个城市的工作重点各不相同。本文对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提出了建设 策略。
关键词:高地下水统的目标。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差异性与适用性 我国幅员辽阔,城市受气候、气象影响差异大,尤其是水文、地质条件对海
绵城市规划建设影响很大,对海绵城市的需求目标也不同。
例如,由于气候、降雨量等条件不同,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对海绵城市建设 需求和目标不同:南方城市通常天气温暖潮湿,降雨量大而持续时间长、下雨频 率高,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重点是防洪排涝和提升城市水环境品质;北方城市通 常天气寒冷干燥,降雨量小而持续时间短,下雨频率低,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重 点是缓解城市缺水和提升城市水环境品质。丰水城市与缺水城市对海绵城市建设 需求和目标也不同,丰水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重点是防洪排涝,缺水城市的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重点是蓄水补水。
高地下水位城市、大坡度山地城市、湿陷土地质城市、喀斯特地貌城市的海 绵城市规划建设目标也大不相同。高地下水位城市因土壤入浸率低、土层蓄水总 量小,排涝难度大等因素,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首要目标是防洪排涝,保障城市 水安全。大坡度山地城市因大雨滞留和浸透而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因素,其海 绵城市规划建设首要目标是避免大坡度地区雨水长期滞留浸透。湿陷土地质城市 因土壤浸透雨水而引起土壤承载力减弱或消失,致使建筑、设施、道路塌陷等因 素,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目标是防止湿陷土地区的雨水滞浸。喀斯特地貌 城市地表水易受溶洞、裂隙漏失等因素影响,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首要目标是蓄 水和减少雨水浸透流失。
因此,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确定各自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目标,选择合适的规划途径,采用合理、可持续实施措施。
2 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关键问题
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关键问题是:确保城区遇暴雨时既能抗 御外洪,又能避免内涝受淹;同时,充分利用雨水,净化城市水环境,丰富城市 水景观。水源水质难以自控的城市可利用滞留的洁净雨水作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
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策略
首先,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应与市域的水利规划建设统筹协调,采用各种措施 增强城市河流水系抗御外水和排除内水的能力,保障城市水安全,留住大概率小 降雨,涵养生态;排出小概率大降雨,确保城市安全。
其次,对城市道路、广场、硬质铺地、绿地系统采用渗、滞、蓄、净、用、 排等措施,有效排泄初期雨水,滞留清洁雨水。
再次,建设街区内绿色屋顶和雨水调蓄设施,滞留蓄存街区内清洁雨水,减 少源头径流,延缓雨水峰值出现时间,降低峰值流量,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以自控供水水源水质的城市,可联通各街区地下雨水调蓄设施,配建地下 雨水净化处理厂,生产达标生活饮用水;从而实现降低城市洪涝风险、提升城市 水环境品质、增加城市洁净水源等目标。
全面提升城市抗洪(潮)排涝能力
统筹协调市域水利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市域的抗洪(潮)排涝能力。疏浚、 沟通、挖深市域内河流、湖池,降低地下水位,扩充河流水系的容水空间;利用 水闸、排涝泵站,调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