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可实现静电防护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可实现静电防护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docx

上传人:开心果 2022/6/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可实现静电防护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可实现静电防护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可实现静电防护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静电防护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当前,触控面板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er控面板为ー电容式触控面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至少一透明电极跨接线109。该透明电极跨接线109跨接于信号传输接口中的多条传输导线113,以形成多个第一节点Pl。容易知晓,当触控面板遭遇静电时,仍然能够藉由透明电极跨接线迅速地释放静电。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透明电极101与103之间通过一金属导线连接,相邻的第二透明电极105和107之间通过透明电极材料连接。在另ー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透明电极101与103之间通过透明电极材料连接,相邻的第二透明电极105与107之间也通过透明电极材料连接。例如,该第一透明电极材料或第二透明电极材料为ITO (铟锡氧化物)或IZO (铟锌氧化物)。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触控面板的ESD防护性能,还可将透明电极跨接线环绕其像素区域,以便在出现ESD情形时提供快速的静电释放路径。图2示出依据本发明的 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静电防护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类似于图1,图2中的触控面板也包括第一透明电极201和203、第二透明电极205和207以及一信号传输接ロ。第二透明电极205和207构成的电极对垂直于第一透明电极201和203构成的电极对。信号传输接ロ包括彼此平行的多条传输导线213,这些传输导线213均藉由ー金属层211连接至第一透明电极201。但是,图2与图I不同的是,设有相互平行的透明电极跨接线209和210。该透明电极跨接线209与所跨接的多条传输导线213形成有多个节点Pl,并且该透明电极跨接线210与所跨接的多条传输导线213也形成有多个节点P3。由此可知,透明电极跨接线209与透明电极跨接线210可互为冗余,藉由二者中的任意一条跨接线均能够提供快速的静电释放路径。图3示出使用图I或图2的触控面板中的透明电极跨接线进行电路修补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触控面板还包括软性电路板315 (FPC, Flexible PrintedCircuit),该软性电路板315经由连接线路314电性连接至信号传输接口中的多条传输导线313。该透明电极跨接线309的一端与某ー传输导线形成节点P1,其另一端与软性电路板315形成节点P2。当该软性电路板315与信号传输接ロ间的连接线路314断开时,分别焊接第一节点Pl和第二节点P2,以修复软性电路板315与信号传输接ロ间的电通路,使得来自软性电路板315上的IC信号仍然可正常传递。采用本发明的可实现静电防护的触控面板,将至少一透明电极跨接线跨接于信号传输接ロ的多条传输导线上,当外加电压或电流过大而使触控面板产生静电时,可藉由该透明电极跨接线提供快速的静电释放路径,提升产品的ESD防护性能。此外,该透明电极跨接线还可跨接于软性电路板,当该软性电路板与信号传输接ロ间的连接线路断开时,分别焊接相应的节点从而修复二者间的电通路,扩展了产品调试和维护的灵活性。上文中,參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各种变更和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