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从“九九”全国太极拳赛看推手]2018大青山太极拳推手赛.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九九”全国太极拳赛看推手]2018大青山太极拳推手赛.docx

上传人:lajie 2022/6/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九九”全国太极拳赛看推手]2018大青山太极拳推手赛.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九九”全国太极拳赛看推手]2018大青山太极拳推手赛
  今年5月中旬,北京市吴式太极拳探讨会托付翁福祺、高壮飞和笔者等三位常务副会长,带着观摩学****的任务。随北京队到杭州参与了5月18日至20日的一些巧劲、妙劲,受到了在场人员的一样好评。赛后我们在与他的接触中,发觉他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太极推手的真谛。其他不少运动员多是****惯生推、硬抡、强别、死缠等招法,虽然能使对方倒地或出线,但让人看了极不舒适,而且更多地是失去了太极拳的意蕴。   三、太极推手的发展与传统      太极推手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它与其它搏击形式,如散打、自由搏击、摔跤、柔道、拳击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显著的区分和特点。所谓相同之处即都是根据各自不同的规范要求,通过人体自身发挥出来的招法、技巧、劲力、速度战胜对方。但同是击、拿、发、摔,太极拳所表现出来的奇妙性、艺术性、趣味性、合理性,是让人心悦诚服地感受到,这却是其它搏击技术所无的。   传统太极推手的特点,可以粗略归纳为五点。   第一,沾粘连随,不丢不顶。在推手竞赛时,无论对方如何进退,自己的意念要始终如一,像一贴膏药一样贴在对方身上。把自己变成对方身体的一部分,彼动我随,骨肉同行,气血同运。影之随影,阴阳一体。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使对方感觉不即不离,甩之不掉,挥之不出,令其性急、心烦,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其次,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在推手竞赛时,二人搭手不用拙力。对方进攻,我不生顶硬抗,也不懦弱逃脱,而是柔化避锋,顺力相助。使对方感到前进无阻力,而且有落井下石之感。亦犹如推空按水,欲推无着,欲罢不能,无能为力。   第三,引进落空,合力发人。推手时让对方感到自己无处不是轴,无出不生勾,无出不翻板,无处不机关,扶之则倾,按之则翻,触之则发。练到高级阶段使对方感到不动则已,动则如临深渊,如踩毒蛇。有倾心吐肺,失魂落魄之感,乘势而攻,微动即倾,甚至看一眼,吼一声都会使对方倾倒。   第四,轻灵活妙,用意不用力。与人交手,化、打、拿、发,都是先在心,后在身,意想、神领、形随,轻灵活妙不用拙力。太极拳是好用意念拳,势势到处要做到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以身助神,以神领形,神形一样,内外如一,动之至微,发之至骤。   第五,中正安舒,圆转自如。太极拳行功走架和推手,势势到处都要做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竖腰立顶,不偏不倚,悠然自得。与人交手,要到处体现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既不咬牙切齿,也不怒发冲冠,更不气喘吁吁,亦不硬打硬上。上面概述的传统太极推手的五个特点不肯定全面,但是可以做为推手运动员靠近传统,攀登高峰的阶梯。   四、太极推手发展之我见      如何把太极推手引向正确发展轨道,我认为应从下列诸方面统一思想相识。   第一、要贯彻以理、以技、以太极之巧力服人的原则,抛弃以蛮力、拙力服人的思想。   太极推手运动的发展,为什么不尽如人意,主要是以力服人的指导思想长期在一些运动员和教练员头脑中占据肯定位置的结果。有些运动员、教练员不注意用传统的太极拳理论和训练方法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在选拔运动员,培育运动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着偏见,所以使太极推手的发展慢慢地偏离了正确轨道。   太极拳论曰:“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分,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