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阳煤集团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pdf

格式:pdf   大小:2,460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阳煤集团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pdf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2022/6/27 文件大小:2.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阳煤集团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矸又将周某完全埋压,12 时 03 分周某被救出来,但已窒息死亡。
二、事故原因
1、违章进入落山作业,被涌出的矸石埋压窒息,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 上一班违反作业规程要求,没有“先退锚、后回柱”,而是只回柱不退锚,形
成 米长的悬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现场隐患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4、队组劳动用工安排不合理,由参加工作未满一年的新工人进行现场安全监护,
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事故教训
1、零点班未按照回采程序操作,只回柱不退锚放顶的现象,造成落山悬顶,给八
点班留下人为隐患。而八点班周某也未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在新旧密柱间进行退锚放顶,
带头违章进入密柱以里退锚造成事故。其余两人没有制止违章,安全意识淡薄,自保互
保不到位。
2、在实际工作中,指挥生产的管理干部要对出现的隐患认识到位,巡查到位,发
现违章行为要及时制止,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重大隐患处理要盯在现场采取有效的措施
进行处理。
四、防范措施
1、继续强化井下员工操作要领、事故案例和作业规程的学****进一步提高员工的
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正规操作。2、根据生产工序的要求,积极合理调配班组岗位用工,关键工序、关键岗位一定
要安排足够的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担任,防范因新工人多,技术岗位人员缺乏造成的安全
隐患。
3、强化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及时发
现、整改生产作业现场安全隐患。
五、事故点评
1、由此事故我们可以看出,假如上一班按照作业规程要求退锚放顶,就不会形成
米长的悬顶,也不会有周某的密柱以里退锚;假若现场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能够
按照《作业规程》要求不进入切顶密柱以里作业,这起事故就不会发生;假若当班队干、
工长、安全员或是在场的其他两个人,有一个人出来制止周某的违章行为,这起事故就
能避免。
2、在实际工作中,从基层领导至操作人员有相当一大部分人****惯了、干惯了,明
知故犯违章,还有一部分人是经验少,技术素质差,瞎干胡干,很容易造成事故。从这
起事故我们可以看出,安全意识、操作技能的学****培训力度还需加强,要想不违章,首
先得学****遵章的规范、程序;要想排查隐患,必须先懂得如何确保安全。自保、互保、
联保的意识也是建立在对隐患的认知基础上的。
3、另外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跟班队干、安全员以及安监员
没有盯住薄弱环节,安全监督不到位。
元堡公司“”冒顶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2 年 2 月 15 日八点班,元堡公司综采队出勤 23 人,班前会由党支部书记王
小平主持,安排当班主要工作是加强工作面两端头维护,搞好质量标准化,并强调了各
工种的安全注意事项。随后当班人员于 7 点 10 分入井,8 点整在工作面进行现场交接班。接班后,工长葛某安排支架工、机组工调架,其他人员清煤搞标化。约 12 点 50
分,葛某发现进风端头顶板压力增大,随即指挥李某、段某等8 人进行维护。13 点 30
分,在回撤原棚梁下最后两根柱时顶板突然垮塌,将段某、李某、葛某三人掩埋。经过
全力抢救,事故最终造成葛太顺、李亚飞死亡,段国锋受伤。
二、事故原因
1、在维护顶板时,没有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规定,临时支护强度不够且质量
不高,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采煤工作面端头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未及时变
更支护形式,未采取加强支护措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进风顺槽巷道超高,在超前支护难度大、顶板管理困难的情况下,未研究并采
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4、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未研究相应的技术措施,是造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