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0
文档名称:

水利工程管理.ppt

格式:ppt   大小:9,747KB   页数:1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利工程管理.ppt

上传人:qingqihe 2022/6/27 文件大小:9.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利工程管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利工程管理
第一页,共一百一十页。
水利工程问题
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
四重四轻:重新建轻管理、重骨干轻配套、重大型轻小型、重工程轻实效。
自然损坏、工程老坏、人为破坏、无人管理维修。
第二页,共一百一十页。和埋置深度及测压管埋设方法。
c.    测压管水位观测方法,着重了解电测水位器的操作方法和资料整理与过程线的绘制。
d. 为何判断测压力管水位的正常或异常状况。
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一十页。
方法:在坝体横断面上埋设测压管,通过测量测压管中的水位来获得浸润线,从而分析坝体渗流情况。
一)横断面选择
1、 选择有代表性、能反映主要渗流情况以及预计有可能出现异常渗流的横断面。
例如:最大坝高、老河床、合龙段以及地质情况复杂的横断面。在设计时进行浸润线计算的断面,最好也作为观测断面。
2、横断面间距一般:100~200m,坝体较长、适当增大间距;大型和重要的中型水库,浸润线观测断面不少于3个;中型水库不少于2个。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一十页。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一十页。
二)测压管的结构
材料:金属管、塑料管和无砂混凝土管。
结构:进水管、导管和管口保护设备三部分。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一十页。
1、进水管
直径:38~50mm,下端封口,进水管壁钻有足够数量的进水孔;孔径:为6mm左右,沿管周分4~6排,呈梅花形排列;
防砂结构:管外周包裹两层钢丝布、玻璃丝布或尼龙丝布等过滤层,包扎棕皮等作为第二过滤层,最外边包两层麻布,然后用尼龙绳或铅丝缠绕扎紧 。
长度:一般土料与粉细砂,;对于粗粒土则不短于3m。
2、导管
导管与进水管连接并伸出坝面,其材料和直径与进水管相同。不钻孔。
3、管口保护设备
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一十页。
四)测压管的安装埋设
测压管一般在土石坝竣工后钻孔埋设,只有水平管段的L形测压管,必须在施工期埋设。 程序:首先钻孔,再埋设测压管,最后进行注水试验,以检查是否合格。
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一十页。
五)测压管水位观测方法
测深钟
电测水位器
示数水位器
遥测水位器等进行观测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一十页。
1、实测浸润线高于设计浸润线,降低了坝坡的稳定性,也可能产生土体的渗透破坏。
2、坝身排水被堵塞,测压管水位抬高,且下游抬高较多。
3、坝身排水设备被冲刷,测压管水位下降,靠近排水设备的下降较多。
浸润线分析: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一十页。
坝基渗透压力观测
a. 观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坝基透水层和相对不透水层中渗流沿程的压力分布情况,借以分析场渗设施的效果,估算坝基中实际的渗透坡降、判断产生各种渗透破坏的可能性。
b. 观测方法同是在坝基中埋没测压管进行观测,注意与浸润线观测的异同 。
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一十页。
绕坝渗流观测
目的:了解坝端与岸坡及与砼或砌石建筑物连接处以及岸坡的渗流情况。观测方法与前同。渗流绕过坝两端或沿着土坝与混 凝土及砌石建筑物的接触面向下游流出,称为绕坝渗流。
原因:坝与岸坡连接不好;坝与混凝土及砌石建筑物接触 面连接不好;岸坡中有强透水层; 岸坡有裂缝。
危害:发生集中渗流,造成渗透变形,严重造成大坝失事。
方法:绕坝渗流一般也是埋设测压管进行观测。
第三十页,共一百一十页。
1)两岸绕渗测压管沿绕流线
布置,一般至少埋设2排,每排
至少3根,如图4-34所示。
(2)下游河槽两侧台地
的渗流区可垂直坝轴线布
置2~3排测压管,各排间
距约50~100m,靠近河槽
处可稍密一些,每排测压
管管距约为50~200m,近坝
址处稍密一些。每排测压管
根数不少于3根。
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一十页。
(3)岸坡内有防渗齿墙或灌浆帷幕的,应 在其前后各设l~2根测压管。
(4)对心墙或斜墙坝,下游坝壳的透水材 料易成为绕渗的出口,因此除在坝外岸坡布设测压管外,还应在坝内岸坡段布设测压管,用以观测渗流出口处的渗透稳定性。
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一十页。
四、渗流量观测
目的:渗透观测点的布设有限,对一些局部渗流有可能不易发觉。再者,内部渗透变化总与渗出坝体的渗透水量大小有一定关系。所以,为了分析渗透现象之间的联系,及时发现异常渗流,应进行渗流量观测。 直观、全面,而且能综合反映出坝的渗透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