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点滴
马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40-01
我校有效教育的实验课题开展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我经常采用有效教育中的一些理念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点滴
马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40-01
我校有效教育的实验课题开展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我经常采用有效教育中的一些理念知识到数学课堂教学中。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探索教学,我发现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没有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处在一些误区当中,我觉得在数学教学当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几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与参与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本节课的重点作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经常是以提问的方式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这是不负责任的教学。其实,在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时,教师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在小组开展讨论与交流时,教师又应该是一位参与者和合作者。有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充当指导者,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对弱势小组。如:我本学期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学例题中只出现了两端植树或者两端都不植树的例题,而在进行练习室却出现了“在封闭圆形的球场安路灯”的练习题。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个小组内的优生说:“应该是150÷15=10(个)路灯。”而另一个学生却说:“这是相当于两端都要植树的问题,应该列式为150÷15+1=11(个)。”还有一个学生说:“这相当是两段都不植树的问题,应该列式为150÷15-1=9(个)”。其实这些孩子说的都好象都是“有根有据”而正确的孩子却没有“证据”进行反驳,而还剩下的孩子却在那里无所事事的“观战”。这时的我将事先准备好的绳子拿去边给他们比画,边讲出道理,全组的学生立刻会意,而在“观战”的那个孩子也被吸引过来,加入了讨论的行列。
二、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集体意识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自私自利、惟我独尊的思想,而在进行小组汇报时,往往站起来的同学也会说“经过讨论,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这样的……”等,其实这些孩子下意识里认为我就是最棒的。有自信心诚然是件好事情,但集体意识也是相当重要。应该让学生知道,发言的代表回答的结果是他们小组学习的成果,是小组内集体智慧的凝结,是整个小组的意见,而不是个人的观点。其次,在汇报的时候。有时个别的孩子害羞、胆小。(我要求小组内的人员要轮流当代表发言),起来汇报时出现回答不完整甚至出现小毛病,这时教师有意识地养成团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