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作为读者的谦虚.doc

格式:doc   大小:10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作为读者的谦虚.doc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7/5/26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作为读者的谦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作为读者的谦虚我在北京参加过很多场“作者见面会”。我发现, 即使是比较小众的作者举行见面会,也有多到超出预计的读者早早抢占了坐席。看来,“吃到了鸡蛋, 不必见下蛋的母鸡”的说法, 并没有深入人心, 人们还是要去听讲座――重点是看看作者和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吻合程度有多少。见面会会有一个读者提问的环节, 一些读者抓住了这个机会, 大段大段地阐述自己的看法,最后以“你认为我说的对不对”来结束提问――其实,这不是抓住机会提问,而是过度关注自我,忽视作者,浪费了这个机会。我读过一篇文章,是“水晶先生”写自己拜会晚年张爱玲的经历。那时,张爱玲深居简出,不见朋友,更不见读者或“粉丝”。“水晶先生”幸运地得到了见面的机会,然而,他浪费了这个机会。那是一次尴尬的拜会,“水晶先生”写的也是一篇尴尬的文章。全篇都是“水晶先生”在滔滔不绝地讲自己如何看待张爱玲的作品, 如何看待章回体小说, 如何批评沈从文与钱钟书, 然后张爱玲说:“嗳。”“很赞同。”唯有一处,“水晶先生”说《金瓶梅》不好,张爱玲很诧异,说自己每次读到宋蕙莲以及李瓶儿临终两段,都要大哭一场。“水晶先生”接下来又开始为自己辩护。如果他能够从长时间的自我关注中抽出一两秒,观察张爱玲的反应,是否会发现她在哂笑? 我在年少无知、阅读甚少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读者。别人看动漫,看言情小说,我不屑,我找米兰? 昆德拉、尼采的作品来看。我一方面是为 2 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能够引用他们的话, 另一方面, 也是为了挑剔和反驳, 读一两段就在旁边标注:“写得也不怎么样。”“真的么? ”“我看不懂,是他表达得不清楚? ”直到我在上高中的一个下午, 读到赫尔曼? 黑塞的《荒原狼》, 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因为我跟你一样……我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对待别人和自己。世上总有几个这样的人, 他们对生活要求很高, 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这段话穿透了纸张, 穿越了时间和空间, 准确地指向我的内心, 让我看到一个之前未曾发现过的自己。我才意识到, 读书不是为了求异, 而是为了求同。我的幼稚和自大轰然崩塌,回归到一个读者的谦虚。什么是一个读者的谦虚?中国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叫做“素读”, 意思是看书的时候不带自己的观点, 脑袋空白地看, 不在书本周围砌起预备的知识围墙, 不作价值判断, 不添油加醋, 不预设任何目的。如同弗吉尼亚? 伍尔夫所说,理想的阅读是“不要向作者发号施令,而要设法变成作者自己,做他的合伙者和同伴”。阅读, 如同走进陌生的建筑, 或是走向陌生的人。然后, 等待, 等待作品中的人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