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巧用朗读,创造一个延伸阅读的兴奋点.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巧用朗读,创造一个延伸阅读的兴奋点.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2/6/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巧用朗读,创造一个延伸阅读的兴奋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巧用朗读,创造一个延伸阅读的兴奋点
[摘 要]儿童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单靠课内有限的阅读材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儿童课外阅读是所有语文教师较为关注的领域。虽然倡导课外阅读已是众所周知的共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其现状并不容乐观。呢?思来想去,我想起当年求学时常看的一档文化类节目——《子午书简》。一个人,一本书,娓娓道来,原本冷冷的文字转化成声波的形式,让人听来也有了热度,有了情感。无论是什么文字,一旦用朗读的形式再现出来,似乎就平添了一种莫名的亲和力。那如果我给学生们朗读这篇文章,并做适度的删减、取舍,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融他们的阅读障碍呢?
于是在第二天的午休时间,我捧着一本《文化苦旅》来到教室,准备上演一期山寨版的《子午书简》。我向学生们特意说明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午间活动,除了保持安静没有其他要求。听说我要给他们朗读一篇有关莫高窟的文章,这内容、这形式对于他们都是新鲜的,所以他们个个兴致勃勃。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我用不疾不徐的语调开始了朗读。随着朗读的进行,我察觉到学生的专注和表情的变化,便也读得更加投入,更加用情。当听到“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和“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时,学生们的眼中盛满了惋惜;当我用较快的语速朗读“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圆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时,学生中有人发出了克制的叹息;当听到“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时,叹息声一下子迸发出来,此起彼伏。有学生激动得捶起了桌子,还有学生竟忍不住叫嚷:“那个姓王的真该碎尸万段!”为了避免群情激昂,我停了一下,不一会儿教室里也安静下来……
当我读完最后一段后,教室里静默了,学生们大都陷入了沉思。虽然嗓子有些干涩,但看到能给学生们带来如此的情感体验,我觉得也挺值得的。我没有让他们说什么,而是说听了今天这篇文章,如果他们心中有什么感想想与我和同学们分享,可以写一篇“听后感”,长短自由,要求只有一个: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事后大部分学生都交来了“听后感”。在他们的“听后感”中,有的满纸都是义愤填膺;有的立志将来要为挽救敦煌文化作一份贡献;有的呼吁不要让这样的文化悲剧重演……当中还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字:有的赞同余秋雨的看法,认为王道士因为他的无知而无辜,要负责的人很多,他只是一个不幸的替罪羊;还有的甚至用稚嫩的笔触去尝试分析造成敦煌悲剧的历史原因……他们能有这样的理解和感悟是我始料未及的。这次朗读的效应还不止于此。几天后,我发现《文化苦旅》竟成了一些学生案头的课外读物,并有几个举着书主动来找我咨询或商讨文中内容……这时我方才确认,我的这次尝试成功了。
案例剖析
成功有时也可称为“成果”,无论大小,这“果”的背后总有着匹配的“因”。事后我略加分析,认为这次尝试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因”之一:创造性地巧选文本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遴选朗读文本时要多做斟酌,要把握好文本的适用性。如果文本太浅显,就难以激起学生“倾听”的兴趣;反之,如果文本太过深奥,要想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