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感动中国观后感 1.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动中国观后感 1.docx

上传人:Alphago 2022/6/27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动中国观后感 1.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一:感动中国2015人观后感(共9篇)
篇一: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令我们赞扬的人。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为这些人供应了一个感(一)
2015感动中国观后感(一)今日晚上,我观看了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节目,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令我感动不已。有被称作“氢弹之父”的物理学家于敏老先生;有在贵州贫困山区支教10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夫妇;有为了孩子学****而与孩子同桌16年的陪读母亲;也有敢于与暴恐分子作斗争的警察叔叔木培提;还有为了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人员??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于敏老先生,当主持人宣读颁奖词,于老先生的儿子接过奖杯的那一刻,距离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从第一颗***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朱光亚院士称,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
那是一段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一代物理学家的故事。1966年12月28日,我国进行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为确保能拿到这次试验的测试结果,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寒冷,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核试验基地都是在条件恶劣的高原和大漠上,当时40岁的于敏身体虚弱到这样的程度: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的距离,有时要歇好几次,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移步。由于过度操劳和心力交瘁,他曾多次休克在工作现场。但在那样高难度、高辐射的条件下,于老先生仍“以命相搏”。 经过许多次的测量,中国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了!
5
于老先生这一辈子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宏大贡献,他这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学****我要学****他那宽大的胸襟,坚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在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2015感动中国观后感(二)
在我的印象中,从08年起,每年过年我都有一个必不行少的环节,那就是看感动中国,很有意思的是,有很多次不知是巧合还是缘分,都是在情人节的晚上。08年,我六班级,汶川地震了,那一年的感动中国最终颁奖给了全体中国人,那是我印象最最深刻的一次。或是,是由于自己是中国人;也或许,是由于带着红领巾的我为自己感到傲慢。我记不清自己与感动中国何时结缘,却知道08年是一个转折点。
记忆中,学校每次作文都会从这里的点滴动身,想到很多,有感动,有启发。高中的作文书里会详细的介绍,虽然老师会说:感动中国感动不了判卷老师。或许,看的多了的确会厌倦,觉得千篇一律,可是,就算如此,我也会坚持着,等待着,守候着。
看感动中国,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素材,我想,更多的时候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激励自己要信任奇妙,信任好人终有好报,信任社会照旧布满温和。每年的感动中国对自己都是一次洗礼,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阔,我愈发觉得,感动中国对我而言始终不行缺少的精神食粮,愈久而弥坚,不行摧毁。
6
篇五: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不过我每年都会看的,我还会动员同学看,毕竟大部分获奖者还是有***效果的,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但不是全部,有几个获奖者,我真得很不以为然,想鄙视但无法劝告自己。假如其他人也有同感,那就只能说明央视权威不足,犹如也有芮成钢这样的货色一样。其实九成以上学校生从来不看这样节目的,颇为圆满。
近几年,评比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总是缺少维护正义、坚持真理、追求公正、扞卫法治的典型代表,这是为什么?评比的人物,的确有让我感动的,举一个例子,或许前年吧,广西阳朔有个叫何玥的12岁小女孩无偿捐献眼膜(2012年度),我看后眼睛就湿了,我很感动。但是评比出来的人物,清一色的都是或孝心或助人或敬业或公益的,缺少我前面说的那几种对社会公正正义影响力更大更有震撼力的,说明白什么?说明白评委会不乏和稀泥的功能,评委会有些东东本身就不具有全民族道德高度的代表性。
最简洁一点,那些不畏强权腐官不怕打击报复义务关怀弱势群体维权的律师,才是民族道德的真正脊梁,但是他们连提名权都会被扼杀。上驷被剔除了,当选的只能是中驷,另外还会一两个下驷不知什么缘由(可能是为了行业和地域平衡)混杂其中。
8
假如确定要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是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那只能说这是一部残缺不全的历史,挂一漏十。记得还有一个走廊医生兰越峰,故事发生几年了,至今问题还没有解决,那些道貌岸然的评委有谁有骨气敢提名他?新京报南都报等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