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时间 2016-06-15 内容贫血主讲人薛丽参加人补课人责任护士薛丽汇报病史: 患者: 228 床杨书学男性 86岁入院诊断:贫血原因待查?缺铁性贫血?重度贫血主诉:纳差,乏力伴头昏三个月现病史: 患者近半年来, 经常因家庭矛盾较少进食, 近三个月以来出现头昏、乏力不适, 伴纳差, 有反酸, 无嗳气, 无恶心、呕吐等。近一周自觉头昏、乏力加重。于 2016-05-30 09: 50 轮椅推入病房, 查体:T: ℃P: 82次/分 BP : 120/80mmHg , 神志清楚, 精神萎, 形体消瘦。血常规示: 红细胞 × 10*12/L, 血红蛋白 46g/L, 红细胞平均体积 , 平均血红蛋白量 21fg 。入院处理: 入院遵医嘱予以内科护理常规。 II 级护理, 清淡饮食。治疗予以输血纠正贫血, 加强营养, 支持对症处理。于 05-3012:00 输红细胞 , 06-0411:15 输红细胞 2u,06-0713:1 5 输红细胞 ,06-07 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 红细胞 9× 10*12/L 。【护士长】:下面请谁说出贫血定义。【朱青青】: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 HCT ) 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以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最重要, 我国成人血红蛋白测定:男性<12g/L 、女<110g/L 、妊娠时<100g/L 可诊断为贫血。【护士长】:贫血可分为哪几类贫血谁来说说。【王培培】:贫血一般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护士长】: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病因所致呢。【王培培】:1 、铁需求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2 、铁吸收不良 3 、铁丢失过多。【护士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哪些。【於海琴】:发病机制有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代的铁时,铁的代谢指标发生异常。造血系统的影响, 红细胞内缺铁, 血红素合成障碍, 血红蛋白生成减少, 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 组织缺铁, 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 可影响病人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力及病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 缺铁还可以引起粘膜组织病变。临床表现有面色苍白、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气短、耳鸣等。可伴有营养缺乏、粘膜损害、神经、精神系统异常。【护士长】:根据血红蛋白降低临床上将贫血分为哪四度。(1) 轻度:血红蛋白< 参考值低限,男性<120g/L ,女性<110g/L 。(2) 中度:血红蛋白<90g/L 。(3) 重度:血红蛋白<60g/L 。(4) 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 。【护士长】:哪位谈谈贫血有哪些辅助检查。【薛丽】:1 、血象:典型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体积较正常小,形态不一, 中心淡染区扩大, 甚至呈环形, 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值降低, 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血小板计数常增高。严重病例可出现三系细胞减少。 2 、骨髓象: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体积变小,染色质颗粒致密,细胞质少。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常正常。骨髓铁染色检查细胞外铁消失或明显减少,铁粒幼红细胞低于 16% 。 3 、生化检查:血清铁小于 ;血清总铁结合力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