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中国现行宪法修改 思考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中国现行宪法修改 思考的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5/27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中国现行宪法修改 思考的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中国现行宪法修改思考的论文[ 内容提要] 宪法修改即修宪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宪法进行适当修改, 是我国民主发展和宪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使现行宪法面临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为了确保社会发展,促进民主建设和实现宪政,通过修宪实现宪法变迁应是我们理性的选择,也是我们开启宪法时代,实现百年宪政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修宪民主宪政财产权迁徙自由权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解释制度一、修宪的价值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 “法治应该包含两方面的涵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1] (第 119 页)这句至理名言提示了法律的本质要求:即良法至上。纵观世界上法治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不论他们人口多寡、地域大小以及历史文化概貌有多大差异,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有一部良法并赋予其至高无上的权威。而宪法权威的确立又有赖于宪法规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动态和谐。宪法必须保持足够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如果频繁的行使修宪权和制宪权,就无法保持宪法的应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损害宪法的权威。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宪法的稳定性与宪法的权威不一样, 后者是绝对的, 而前者则只能是相对的。”[2] 所以宪法规范又必须有适应性。“经验知识告诉我们,法必须受到人民的尊重,然后才有尊严,然后才会发生作用,但‘法’也唯有能够适应和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然后才会为人们所遵守。”[3] (第 179 页)换言之,即科学的宪法是宪法权威确定的前提。一部科学的宪法能够完整的反映人们的宪法观念和价值追求。. 而使宪法科学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修改宪法。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宪法必须随着时间和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变化,宪法不在变化中自变, 就会因其不变而为社会所推翻。在这种情景下,更不能奢谈宪法权威和法治。[4]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尽管只有 7 条,但宪法修改的相关规定便占据一席之地。随后成文宪法国家就相继效仿。在《世界宪法大全》一书上册收录的各国共 80 余部宪法中, 就有 60 余个国家在宪法中明文规定了宪法修改的主体、修改范围和程序等问题。”[5] 世界上几乎没有不被修改的宪法, “修宪”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增强宪法的活力,维护宪法的权威,实现宪法价值,这也就是修宪的价值。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宪法修改机制并保障修宪权的恰当行使,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我国现代宪政建设的必然要求。那么, 什么是修宪呢?修宪, 即宪法修改, 是指在新的宪法产生后,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需要对宪法规范做出适当变更的宪法创制活动。修宪的对象是宪法规范,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变更宪法形式, 如宪法规范的构成方式;另一方面是宪法规范的内容。宪法规范的内容可以通过修宪予以废除、改变或者增加。这也是当今各国修宪的主要方面。从各国宪法创制实践看, 修宪都以不改变原有宪法规范所赖以存在的基本社会制度条件为限。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修宪”对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从 1982 年 12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至今已 20 年了。在随后的实践中,在 1988 年、 1993 年、 1999 年,中国又对现行宪法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胡***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八二宪法公布施行 20 周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