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思考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思考的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5/27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思考的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思考的论文[ 摘要] 广西北部湾作为后发展地区,面临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走城市群发展生态化道路是化解发展难题、实现新跨越的唯一正确选择。文章认为,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建设既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实施建设生态广西战略,又要通过区域协调与发展,使北部湾区域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城市群;生态建设一、建设生态城市群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 或大城市) 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基于对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巨大集聚和辐射功能,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建成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必须以城市群的构建与发展作为重要载体和支撑。但是,广西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老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群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工业增长模式在缔造财富神话和城市帝国的同时, 也酿成了生态恶化的现代“城市病”。.cOm 空气和水的质量下降、绿地减少、自然资源枯竭、能源紧张和废弃物排放,以及对稀缺、拥挤的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等种种迹象表明,环境退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们深刻反思工业文明弊端的结果,催生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和《我们共同的未来》三部著作和研究报告的问世,反映了环境与生态问题已经从学者个人关注演变成全球共识,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并提升为全球性发展战略。由于环境与生态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化建设模式逐渐受到全球关注。 20 世纪 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首次提出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 1974 年国际生态学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来协调各国的城市生态研究;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 21 世纪议程》倡导必须把更多的城市栖息地问题放到最重要位置; 在 2002 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生态城市规划被公认为各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努力的一个具体行动。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建设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开展了生态城市的建设计划。由此可见,城市发展目标的生态取向已经成为走出“人类困境”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二、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基础、条件与存在问题生态城市群是城市群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是生态文明理念和内涵在城市体系构建中的体现,其内涵包括:城市群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城市群生态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和集约利用;城市群经济和产业生态化改造和生态化升级;城市群人际关系和谐构建;城市群文化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与繁荣发展等。建设生态城市群至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