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找寻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方法。方法:采纳自编问卷的方式对我院100例老年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调查,然后针对发[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找寻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方法。方法:采纳自编问卷的方式对我院100例老年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调查,然后针对发觉的心理问题实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①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失落感、孤独感、恐惊感、健忘、抑郁感等。②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角色转变、经济状况、家庭环境、身心苍老等。③治疗后,各种心理问题的老年人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然后再实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护理;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机体渐渐苍老,各项功能均明显下降,但是随着他们的健康状态以及社会环境的变更,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改变。本探讨旨在探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湘雅医院2010-2011年度的老年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包括脑血管疾病患者2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25例、肿瘤患者25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5例。 全部患者均采纳自编问卷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调查。 护理方法如下:①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化:有针对性地为患者介绍疾病的基本学问,帮助老年人正确相识疾病,增加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照看的实力。②帮助老年人保持与社会的接触:医护人员应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沟通,帮助他们相识自身的改变,使他们的生活充溢乐趣,并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③帮助老年人调整心情:医护人员应多赐予老年人特别的照看,尽量削减对他们的精神刺激,帮助老年人主动面对疾病,主动面对各种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向老年人讲解并描述和示范各种心情调整法。④保持患者家庭关系的和谐: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多与老年人家属进行多方面的联系,教化患者家属亲密协作,叮嘱他们多关切爱护老年人,减轻其孤独、恐惊的心理。 ⑤帮助老年人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培育适当的爱好和爱好:医护人员应考虑到老年人在身体状况允许的状况下,激励老年人多参与适当的活动,并激励老年人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社会贡献点余热。⑥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应指导老年人时刻保持乐观的看法,培育生活情趣,时刻保持主动向上的人生态。⑦强化老年人智力素养:医护人员应激励老年人勤于学习,擅长用科学的学问养生保健,既熬炼了智力,又学会了自我保健和照看的技能。⑧帮助老年人建立一种美妙的心态:医护人员应帮助老年人挖掘自身的欢乐、帮助老年人保持主动向上的人生看法。⑨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死亡,消退他们对死亡的恐惊:医护人员应帮助老年人理解死亡为生命的一个自然阶段,因此人们不应当对死亡实行接纳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