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
和近代亚洲经济圈》读书报告
所谓国际契机,即指国际环境。历史上存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
系和朝贡贸易关系,并以此形成了“亚洲经济圈”,即“前近代亚洲
市场”。而如从金融的角度对其整体的经济活动的综合表现进行考察时,“中国
经济已被卷入了以伦敦为中心的世界规模的国际结算体系之中。”
三、从人、物、才的流动方面阐明香港在历史上具有的网络结合点
的作用。在把握亚洲区域内在关系的时候,并非仅仅存在国家之间的
相互关系,还存在地区之间的关系。作者首先概括以往香港经济史研
究的主要问题,一是作为“现状研究”来进行,在作者看来,香港作
为自由港、中转港的象征,作为殖民地香港的历史,在其对外关系方
面,具有很大的历史性特征。二是涉及到香港的“历史意义”问题时,
也仅仅是殖民地政策的内容,即历代总督统治史的有关问题。“因此,香港经济社会的扩大发展,以及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受到关
注”。于是作者把香港设定为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其认为必须注意香
港在历史上的两大对外关系。第一,“香港始终被作为中国华南经济
的一部分这一与中国在地域上连接性的特点。第二,1842 年中英签
订《南京条约》以后,香港岛、九龙半岛的先端部分、新界地区或被
割让、或被租借,它们作为香港殖民地,起着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政治、
经济据点的作用……这两大对外关系,也许是形成香港经济史特征的
最根本因素。”
再者,香港的移民问题。中国人的移民历史,特别是东南一亚 带移
民源远流长,香港作为移民中转地的角色不容忽视。由于宗族制度,
移民以男性为主,移民条件艰苦,死亡率高,通过中介移民,当时看
好中国移民。随着东南亚农产一级采矿业的发展, 新加坡成为集散地,
但是仅有香港的移民以及移民是否安全成为了香港政府关心的问题。
移民们为了养家,归还费用给中介,华南-东南亚交易圈的存在,投
资等原因使得华侨汇款。汇款的方式有邮寄,自己或托人归国时携带,
托客头转带,通过信局和外国银行寄款,汇款的流动防止了东南亚汇
率的下降,由于外国银行的作用,中国和日本,欧美的联系更加密切。
读完这本书心中真的感慨万千。首先是作者滨下武志的学术精神使
我感动与钦佩。在很多评论文章中,有一共同点显而易见,即学者们
不约而同的认可了滨下武志对以往亚洲近代史以及中国近代史研究
中的“欧洲中心观”或“西方中心观”的批判。“虽然有些学者对此
持批判谨慎态度,但或多或少赞同滨下这种独辟蹊径,不落窠臼的研究理路。”作为长期在“西方冲击论”影响下的一代,我从没有想过
亚洲本身实际上也蕴藏着近代化的前提条件,他所论述的商品流通渠
道、货币兑汇渠道、香港在亚洲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和
日本传统经济中的某些商业和金融组合形式对近代商业和金融组合
形式的影响,都颇有新意。这使我懂得学术研究时要敢于突破前人的
传统观念,敢于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看待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