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开动脑筋,巧用口诀学会计
徐 霞 摘 要:所谓窍门遍地有,就看你找不找。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摸索出一种可以帮助学生更易学习会计的方法,即口诀教学法。在基础会计的授课过程中,将相关原理和知识点编成口诀或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串联和开动脑筋,巧用口诀学会计
徐 霞 摘 要:所谓窍门遍地有,就看你找不找。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摸索出一种可以帮助学生更易学习会计的方法,即口诀教学法。在基础会计的授课过程中,将相关原理和知识点编成口诀或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串联和记忆,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会计教学 教学方法 口诀顺口溜
口诀是根据事物内容要点编成的便于记诵的语句。会计教学中将有规律的教学内容及学忆的口诀或顺口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基础会计理论教学实践中,给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在讲解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四点内容时的体会,这四点内容分别是:一、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二、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基础,三、对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四、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作为试算平衡公式。笔者发现,学生通常都将第二点记忆的很牢固,而其他几点内容就很容易忘记。而对其原因的分析就在于记账基础“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句话朗朗上口。这就是我将口诀或顺口溜更多地应用于会计教学中的思想来源。
,即: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我们可以把这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核算方法有七个,设置账户在第一。
复式记账很重要,凭证填审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计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账实对,编制报表工作齐。
。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各账户的登记内容可见以下表格:
学生在解题时尤其容易将不同类型的账户借贷登记方向弄错,而有了下面的口诀,几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损类益类不一样。
益类增加在贷方,减少借方来结转。
,信心百倍。在课堂中很容易听懂,但课后的作业却反映各种问题,比如有借无贷,或只书写一方金额,甚至漏写金额等等。教材中关于分录编制的助记图表如下:
笔者认为,这个图表仍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分录编制时书写规范等实际问题,而这些规范性错误很容易通过以下口诀得到纠正。
编分录,借和贷。
借方在上贷在下。
科目运用要准确。
最后金额要相等。
“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计算学生最为头疼,因为必须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贷方余额来分析计算填制。四个项目的计算公式如下:
(1)“应收账款”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