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我国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doc

上传人:司棋 2022/6/2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
卢莉梅 [摘要]家族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态,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并在全球各国的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家族企业在生命周期上有着“富不过三代”的延续规律。“富不过三代”,曾是中国富商的宿命家族成员之间明显地存在着利他行为,使得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默契配合,大大减少了企业的监督费用,而家族文化所创造的诚信氛围,也大大减少了执行成本。再次,委托代理成本低。经营行为短期化是导致代理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家族企业中,多数家族企业领导人都希望能将企业交给子女继承因此短期化经营行为较少,委托代理成本低;最后,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保证了一定程度的集权,这种集权可以使管理者当机立断,面对市场迅速做出反应。
二、制约我国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的家族企业和国外的家族企业比起来,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做不大;二是做不长。富不过三代曾是中国富商的宿命。怎样才能富过三代是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的烦恼,这个现象背后,存在着的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家族制企业拥有天生的优势,但是与现代公司制企业相比,它还是拥有自身的弊端,在企业初创时期,这种弊端尚不明显,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种弊端也就逐渐显露出来。
第一,单一的产权结构不利于企业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系统,使企业很难借助外力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根本性的进步,而产权高度集中也容易导致决策的非民主化。第二,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使家族企业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上存在着选择面窄,难以得到最优秀的人才。非家族成员一般很难融入企业当中,进入企业的领导核心更绝非易事。第三,重人治、轻法治的管理方式,造成制度性规范缺失。人治一方面会使企业失去原则性,另一方面由于各方家族成员利益的冲突,也容易导致企业的肢解。家族企业制度性规范缺失主要表现为:没有制度意识、制度没有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制度的实施和管缺乏效率等。第四,企业内部关系复杂、角色难辨。由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介入,公司的内部结构和关系比单纯的现代公司更复杂一些。家庭成员容易陷入一种角色冲突之中。

首先,排外的中华“家”文化使我国家族企业的开放程度低。浸润在中华家文化中的家族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体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家族关系决定财产继承关系。但当企业对资金规模和管理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时,企业的持续成长会因为开放程度较低受到威胁。其次,由于我国职业经理阶层发展的时日尚短,有关的法制和法律等约束机制远不够健全,加上缺少职业道德的职业经理人比比皆是,委托代理成本高;再者家族企业文化与现代管理文化的冲突,会使职业经理人在管理中会出现“水土不服”,而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利益目标的不一致,也不利于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现代家族企业制度

(1)所有权和控制权合一。这样一种产权配置结构,既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又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经营者行为取向和企业利益之间的激励相容。(2)企业股权相对分散。现代家族企业改变了股权100%由家族持有的状况,将股权相对分散,以解决股权高度集中的制度弊端,但是这种股权的分散要以保证家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