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新媒体不是纸媒体的“掘墓人”.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媒体不是纸媒体的“掘墓人”.doc

上传人:袭人 2022/6/2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媒体不是纸媒体的“掘墓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媒体不是纸媒体的“掘墓人”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程颖刚在一派“唱衰”平面媒体价值的声音里,提出了一种独树一帜的见解:新兴媒体并不会成为纸媒体的“掘墓人”。相反,纸媒体如果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反而会如虎添翼。新媒体不是纸媒体的“掘墓人”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程颖刚在一派“唱衰”平面媒体价值的声音里,提出了一种独树一帜的见解:新兴媒体并不会成为纸媒体的“掘墓人”。相反,纸媒体如果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反而会如虎添翼。
这种见解令人振奋,耳目一新。此说并不是卖瓜者自夸瓜好,而是有充足理由作支撑,并已越来越成为共识。其理由有三:
第一是纸媒体直观性和方便性。一纸在手,可无须借助其他任何工具、不受场地的限制来获取新闻。而广播、电视、手机报以及网络媒体等都要有个终端;第二,纸媒体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中国内地绝大多数纸媒体的背景是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集团,有着严密的新闻采编和发布流程,其新闻的原创性、真实性、权威性、社会分析能力、社会导向能力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是其它任何新兴媒体无法比拟的;第三,纸媒体的研阅性。纸媒体对新闻的阐释、对新闻的解读也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
程颖刚的意见理直气壮,为纸媒体的生存打气,为纸媒体走出困境鼓劲,为办好报纸奋进。纸媒体的老总们大可不必气馁,只要努力,纸媒体决不会自行消亡。看起来,现在不是讨论纸媒体何时消亡的问题,而是应采取何种方式与时俱进的问题,因而程颖刚的意见特别值得引起重视。
纸媒体目前的处境,与十几年前戏剧面临的危机有某种相似之处。自电视问世后,对戏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有人曾断言戏剧将消亡。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那位男电视摄影师有句口头禅:“将来世界只有电视。电影、戏剧,一切的一切全都消亡。”此说居然不胫而走。几十年过去了,那位男电视摄影师的预言并没有实现。电视的优势固然应予承认,戏剧的观众的确在减少。但是,另一方面,电视和录像的崛起,并没有置戏剧于死地,而是给戏剧带来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观众,戏剧借助于现代化强有力的传播手段,进入了千家万户。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戏剧依然在熙熙攘攘的现代艺术世界里继续获得不容替代的一席。
曾几何时,电视的普及也使人担心,纸质媒体会不会大大萎缩?这几十年的事实同样表明,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样没有令报纸的作用消退,电视的普及并没有对报纸的发行产生很大的冲击,电视和报纸仍然是共同繁荣和发展。这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时下,互联网的普及的确给纸媒体以巨大的冲击。网络新闻的即时性、时空的穿透性、议论的交互性、价值的多元性和创新的宽容性,比之于纸媒体,网络媒体都具有巨大的优势。据统计,现在约有35%以上的大学生很少读报。不承认这一点,无异于把头埋在沙堆里,是很不现实的。互联网广告的上升幅度,也呈现咄咄逼人之势。但是,不能认为,各种新媒体的问世也将置报纸于死地,纸媒体只能束手待毙了。
我们还要看到,新媒体和纸媒体既是竞争者,又是同盟者、合作者。事实上,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新媒体和纸媒体将是友好的竞争对手,谁也替代不了谁,谁也不能吃掉谁,两者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荣共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媒体将处于一个“战国时代”,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四雄并存,彼此各占一方,争奇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