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5/28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全球每年约有 120 万妇女患乳腺癌, 50 万人死于该疾病。据国家卫生部信息中心公开资料显示, 在沿海城市如上海等地区, 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肿瘤第一位, 每年有 12万~15 万名乳腺癌患者需要观察和治疗。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占有主导地位。 1 抗雌激素通过与雌激素受体( ER )结合,阻断雌激素对其受体的作用。 他莫昔芬( TAM ) TAM 于 20 世纪 60 年代合成, 1977 年被美国 FDA 批准用于绝经后妇女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随后的临床试验还发现, TAM 可以抑制绝经前妇女 ER 阳性的乳腺癌生长,延长无病生存期,减少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目前, TAM 已被用作绝经前后妇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而不考虑其分期因素[ 1,2 ]。 TAM 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月经失调、闭经、***出血、***瘙痒、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 TAM 也会引起血脂水平变化并潜在损害心血管系统。 托瑞米芬 TAM 的衍生物。多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 托瑞米芬的抗肿瘤机理与 TAM 相似,它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肯定,且高剂量时对部分 ER 阴性患者也有效。与 TAM 不同,托瑞米芬反可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临床应用未发现会致骨髓抑制及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 长期服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都很好。托瑞米芬的常见不良反应有面部潮红、多汗、子宫出血、白带、疲劳、恶心、皮疹、瘙痒、头晕和抑郁等。但既往患有子宫内膜增生症或严重肝衰竭患者禁止长期服用托瑞米芬; 有血栓性病史者一般也不宜接受托瑞米芬治疗[ 3] 雷洛昔芬属选择性 ER 调节剂, 它对骨等组织的 ER 激动剂样作用可保护骨骼和心脏的功能, 使骨矿物质密度增加, 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降低, 而其在乳房中呈现的 ER 拮抗性质则可经由与 ER 结合, 从而抑制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雷洛昔芬于 1997 年获 FDA 批准用于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 1999 年又被批准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近期完成的一项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组织对近 2 万名妇女进行的大型临床研究证实, 停经妇女连续 5 年每天服用雷洛昔芬或 TAM 都可使她们患乳腺癌的风险减少近一半。同时,与 TAM 相比, 雷洛昔芬组的子宫内膜癌和血栓病例数分别少 36% 和 29% 。已向 FDA 申请以使雷洛昔芬获准治疗此适应证,未来有望替代 TAM 而成为绝经后妇女预防乳腺癌的首选药物。 2 AI 通过抑制芳香酶的活性, 阻断卵巢以外组织中雄烯二***和睾***经芳香化作用转化成雌激素,由此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治疗肿瘤的目的。 AI 仅适用于绝经后患者,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非甾体类和甾体类药物两类。 非甾体类 AI 氨鲁米特对 ER 阳性患者更有效,对骨转移者的疗效较 TAM 好,对肝转移者疗效较差。氨鲁米特早先曾一度用作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经 TAM 治疗失败后的标准二线治疗药物,后因其不良反应较严重并常致患者因此中止治疗, 故现已不常用。氨鲁米特也不应联用 TAM ,否则疗效不增而不良反应却会增加。 来曲唑对芳香酶具有选择性和竞争性的强力抑制活性。 Dombernowsky 等[4] 报道了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