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勒缰“险资”.doc

格式:doc   大小:132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勒缰“险资”.doc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7/5/28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勒缰“险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勒缰“险资”此轮监管风暴的彻查重点在于“来路不明的资金”, 不仅仅指保险资金, 还应包括举牌和并购中所使用的各类资管计划等金融创新产品, 意在防范各种激进投资的累积风险 12 月的第一个周六( 3日) ,注定是中国金融界不平静的一天。这天上午, 在北京钓鱼台召开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 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演讲中突然脱稿, 直斥“有的人集土豪、妖精及害人精于一身”, 拿着来路不正的钱进行杠杆收购,“从门口的野蛮人变成了行业的强盗”。“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谋财害命的害人精”,面对台下数百名来自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和保险资管公司等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平素以温文尔雅著称的刘士余,以一连串通俗词汇,鲜有地公开表达作为监管层的愤怒,举座皆惊。无独有偶。当天下午,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财新峰会上明确表示, 个别险企通过复杂的金融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等, 自我注资、虚增资本,“严格意义上就是犯罪”,措辞亦颇为严厉。巧合的是,原本受到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举牌“威胁”的格力电器( )掌门人董明珠,于同日接受媒体采访,回应“野蛮人”敲门时表示,“如果成为中国制造的破坏者,他们会成为罪人。”证监会和保监会两位主要负责人先后公开表态, 特别是刘士余的“害 2 人精”论, 如同热油浇烈焰, 瞬间引爆市场。金融界人士纷纷猜测, 结合当天的诸多信息, 刘士余的脱稿讲话, 应是指正在资本市场卷起举牌狂潮的多路险资。自 2014 年以来,保险公司举牌潮在中国资本市场掀起阵阵波澜,今年因举牌标的“升级”为伊利股份( ) 、格力电器、中国建筑( ) 和吉林敖东( ) 等知名企业, 在市场上引发的关注尤甚往日。在利率不断下行、优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 恒大系、宝能系、安邦系、生命系、阳光保险系、国华人寿系和华夏人寿系等七大保险系作为举牌主力军,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显示出对优质资产的饥渴。多位保险业资管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 保险资金运用经过十余年的专业化运作, 如今正进入保险资管 时代, 已从以往单纯侧重于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的开拓, 转向产业融合层面的投资布局。举牌既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亦是产融结合新阶段险资作为新生力量崛起的体现。这表明“保险资管正在逐步走向资本市场舞台的中央”,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如是感叹。近年来, 随着保险业壮大, 保险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去年股灾,险资便是稳定市场的主力军之一。不过,以风格激进著称的几家民企保险公司以举牌方式进军产业资本, 却触发大多数被举牌产业公司的紧张和情绪, 被视作“门口的野蛮人”。同时,来自证券、保险等业界的多位受访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 从两大监管部门释放的口径可以看出, 此轮监管风暴的彻查重点在于“来 3 路不明的资金”,不仅仅指保险资金,还应包括举牌和并购中所使用的各类资管计划等金融产品。无论是之前安邦系大举并购还是宝能系斥资举牌, 市场对其疑点主要集中于“钱从哪儿来”。尤其是宝能系举牌万科 A( ), 运用了万能险、银行理财产品、资管计划等多种金融工具, 涵盖银、证、保、信诸领域。尽管学界和监管层对其进行的诸多研究和调查显示, 其举牌万科使用的金融产品及运作, 基本符合目前的法律监管框架, 但法律界人士和金融业界人士认为,“野蛮人”正是利用大资管时代下资管产品已跨界而监管相互割裂的局面进行合法套利, 这对当前的监管体制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利率低迷、信用风险频发、资产荒加剧的环境中,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也在加剧。面对四处谋求投资机会和路径突破的“焦虑的”各路资金, 监管层收紧了监管,无论是央行今年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MPA ), 证监会划定“新八条底线”(《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和出台两部基金子公司新规,银监会拟定《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还是保监会出台限制高现价万能险和划出保险资管业务的“八条底线”等政策, 都显示出一行三会正步伐一致地监管趋严。一位金融机构资管部门负责人向《财经》记者表示, 大资管领域的政策取向正从过去重创新轻管制, 转向重规范和防风险, 如果资管行业仍采用粗放式经营,将隐含巨大的风险。面对由险资等资金举牌和并购带来的诸多挑战, 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市 4 场规则让资本不再过于任性, 如何解决监管体系面临的难以穿透和跨业的资管监管困境?来自监管部门的人士认为, 监管要有前瞻性, 要面向未来作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变革。在目前的监管格局下, 各监管部门应落实好金融监管权,做好协调和信息共享,拆除“利益旋转门”。同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