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用中式禅意对抗星巴克去年 5月, 太平洋咖啡董事长兼 CEO 蓝屹将手上的两部 iPhone 手机都扔掉了,换上了两款国产手机:华为 P7 和小米 4 。蓝屹说:“这次换机行动多少有些民族情结的意味在其中, 就如同我内心希望顾客都可以走进太平洋咖啡一样。”蓝屹在接受《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记者专访时不讳言,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未来太平洋咖啡将在中洋咖啡于 1992 年在香港诞生,天然带着中西融合的基因, 201 0 年被华润创业收购,成为其旗下唯一咖啡连锁品牌。截至 2016 年1月15 日,太平洋咖啡的全球门店数量已达 474 家,成为中国咖啡连锁品牌第 2 位。目前内地的咖啡市场,与太平洋咖啡刚进入中国内地时的 2011 年全然不同, 韩系咖啡馆打破了欧美连锁巨头的垄断局面, 而一些个性化的小众咖啡馆和以创业空间自居的咖啡馆也不断涌现。太平洋咖啡如何自处? “一杯,一念,一世界”,这是蓝屹为太平洋咖啡描绘的中式禅意, 也暗藏了欲以此突围的底气,“一杯,要做一杯好咖啡;一念,要提供好服务;一世界,要提供好环境。”蓝屹也相信,太平洋咖啡提供的 Coffee Solution 业务, 不仅服务于自家的直营店和加盟店, 还能把其他有咖啡需求的竞争者或者个人纳入其中,商业想象空间巨大。去年,蓝屹在 kindle 上认真看了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撰写的书籍 2 《参与感》,对书中一句话印象深刻,“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蓝屹反思,咖啡生意也是以顾客导向为根本,打造顾客的完美体验。对太平洋咖啡而言, 如何运用口碑营销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我们运用社会化媒体去传播口碑的力度明显不足, 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达到像朋友一样的交心和信任。”书中提到,小米快速构建参与感的三个战略是: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蓝屹深感,这些法则同样适用于咖啡行业,而且有很强的操作性,“我们的国酒咖啡、古树茶、咖玛素娜以及华夫饼、 Monchichi 、圣诞小熊可不可以做成爆品?如何为这些产品创造故事、制造话题,设计有趣的互动方式?持有我们太卡的会员怎样能成为我们的粉丝, 甘心情愿为太平洋咖啡鼓与呼? ”实现“小姑娘的梦想”《 21CBR 》: 你如何看待现在内地咖啡市场的竞争格局, 太平洋咖啡有什么应对策略? 蓝屹: 太平洋咖啡现在分为两个市场, 一个内地市场, 一个香港海外市场。香港市场的成熟度比较高, 而内地市场还在培养, 这两个市场采取的不是同一种打法。香港市场会保持原来的节奏,因为原来就做得不错。而内地市场现在则是各股势力“乱打”的状态, 存在几股势力: 一股是星巴克、太平洋咖啡和 Coasta 等经典咖啡馆;一股是韩流,韩式咖啡馆走明星营销路线,采取单店加盟方式扩张规模,有些急于圈钱的意思; 3 另一股所谓的咖啡馆, 做的其实只是简餐生意; 还有一部分是小众的咖啡馆, 单打独斗, 不能形成连锁规模, 虽然它们很值得尊重, 但不会形成对连锁咖啡店的竞争;另外,还有一类是为创业者提供流动办公室空间的, 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咖啡馆。而这些创业空间或者个体咖啡馆,却恰恰是我们 Coffee Solution 的服务对象,可见我们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