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四年级《题西林壁》教学设计(通用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年级《题西林壁》教学设计(通用5篇).docx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22/6/2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年级《题西林壁》教学设计(通用5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年级《题西林壁》教学设计(通用 5篇)
四年级〈〈题西林壁》教学设计(通用 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 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 作用呢?以下是的四年级〈〈题西。
(一)揭示所学内容
1、 大家谈了白己眼中的山,有位诗人也想谈谈白己眼中的山,你 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2、 出示课件:苏轼(不是“一寸照片”人物的造型,而是采用生 活写实型的)
3、他写了一首诗叫做:〈〈题西林壁》
初读诗句,正音
1、 出示古诗
2、 他游览的是什么山呢?他想跟大家谈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白己 读读诗。
3、 白由读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4、 请学生读。
单个举手积极地读
男女生比读
上下句1、2组与3、4组接读
注意用上鼓励的评价语,同时正音
初步释疑
1、 明白所写的山和题诗的地点等根本常识。
过渡:有句格言叫做:书读百遍,其义白见。说书读着读着 就知道其中的东西了。你们也读了好几遍了那么你读懂什么了呢?
随机交流。
2、 师相机补充:
诗是苏轼49岁写的
这首诗是写庐山这十几首中最后的一首。
三、探索庐山的真面。
见识庐山的多面性
1、 苏轼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引导用现代语言表达)
2、 诗句是怎样写的?
3、 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4、释字解词:
(1) 横看——正面看
(2) 岭(圆)一一峰(尖险)
5、苏轼怎样去感受庐山的?(引导答复: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 有正面看、侧面看、远处看、近处看、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二)感受庐山多面的美
(1) 这样的山你见过吗?美美地白由读前两句
(2) 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引导读者的心情的词语——百看不 厌、心旷神怡
等词)
(3) 齐读诗句
四、解疑明理
(一) 明诗意
1、 你们喜欢这样多情的庐山吗?
2、 苏轼也跟大家一样,真的想一览庐山的真面,可是他能吗?
3、 齐读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渡:诗中哪两句告诉我们他不能?
4、 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字意
5、 苏轼在叹息啊,你读出来了吗?品悟读
(二) 明事理
1、提升庐山的真面:
过渡:苏轼见到了如此变化无穷的庐山,还说白己“不识庐山真 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
的全部)
2、 苏轼见到庐山的真面?
3、 小结归纳:从整体上看,才有可能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4、 形象感知:
(1) 出示:四副图一一描写同一样东西,但角度各不相同
(2) 盲人摸象的故事
5、 生活中你有过这样因为看了局部而忽略整体而犯了错的事情吗?
我们对待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呢?
五、 练情稳固
(一) 今天在诗人苏轼的带着下,你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啊?
齐读古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二) 出示:这是()的庐山,只有()才能见到庐山真面!
过渡:苏轼眼中的山可和别人眼中的山一样吗?诗人苏轼想通过 诗来告诉我们一一
六、 小结:历来写山的人不计其数,而苏轼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 新的世界。让我们在生活中好好品悟这一座座真实而神奇的山吧!
作业:观察一处景物或一样物品,并记录观察时的感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 不一样。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 流。
1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掌握抑扬顿挫。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白己的感受。
1课时
橡皮泥。
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 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白然风光。请全班 翻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 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课文
(一) 解诗题,知作者
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 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