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识对联,对对联”学案汇人间群书博览者, 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 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1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缀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楹联作家白启寰一、什么叫对联: 对联又名对子, 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辞典》释),有人将它定义为:“对联是由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所组成的联合体”。早期的春联叫桃符, 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就讲的是贴春联的习俗。对联旧称楹联,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名。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 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 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名称不一, 实质却是一样的, 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古文分为两种--散文和韵文,对联属于韵文,被誉为“诗中之诗”。后面我们将对这一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作详细的讲解。其中, 第一组称上联, 第二组称下联。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上联叫出句、初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白、对母或对尾。例如:明朝宰相邱琼山少年就学时,老师为解决学生争座位而出句: “细雨肩头滴”,本是平淡的句子, 而邱琼山对以“青云足下生”, 不但赢得了座位, 而且表现了才志超群, 全联生色多了。其中的“细雨肩头滴”叫上联、出句、对公或对首,“青云足下生”叫下联、对句、对母或对尾。上联叫被对句, 下联叫对句, 所以应说“青云足下生”对“细雨肩头滴”, 或说“细雨肩头滴”对以“青云足下生”。二、对联的形式按时间和场合分: 1. 春联: 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2. 楹联: 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镂刻于木板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 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 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例如, 1979 年,杭州的岳飞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朴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 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 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的楹联: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3. 装饰联: 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4. 喜联: 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称婚联。如: 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5. 寿联: 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 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 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 或贴在门上, 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1941 年时, 马老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 周恩来、董必武和邓颖超联名赠送了一幅寿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6. 挽联: 哀悼死者的对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