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佛教名言语录.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佛教名言语录.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5/29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佛教名言语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佛教经典名言语录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本意是:凡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都是佛性的妙用, 没有佛性,也就没有五蕴,好比人咽了气,哪还来的五蕴?所以又有:“一切诸相,惟心所现,惟识所变”。这个心就是佛性。所有有相的事物,其实都不是真实的相,佛家讲的无常根本, 都是在变化中,就连思绪念头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一刹那间也都会有无数的念头在变化,看待事物的本质,才是实相,实相是空, 但又不是什么都没有,空又在孕育有,所以才叫做真空妙有,达摩祖师曾说过,看那看不见的事物,听那听不见的声音,知那不知道的事情,才是真的!不明白的以为这就是神通,那才是佛菩萨的能力。着相修行百千劫,离相修行刹那间! 2、不可说佛曰:不可说,道家讲三缄其口,儒家讲沉默是金。出自《拈花一笑》典故,全在领悟其中奥妙,是不可说。出口便成因果,即为业。又出自《大般涅盘经》,曰: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 2 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3、***,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也是常说的《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即是色”。色,为相;空,为寂。色空无异,为佛性。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 心不动, 人不妄动, 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为偈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 3 绕身。 5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出自《华严经》,原文为: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华严经》奥义为:一多相容,大小无。所以一粒沙砾可见三千大世界……意思是:一花一世界,亦被称为一花悟世界,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除了如来佛祖,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呢? 6、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佛经里没这句,或许的哪位大师的偈语吧。此悲,为慈悲。此悟,为大悟,即大智慧。此笑,为真笑,为真潇洒。意思是真正巨大的悲痛,痛入心扉,反而哭不出来,不是泪水能表达的。真正的大彻大悟,无法用语言表达,真正的大笑, 笑声是是表达不了的。 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为劝人改过向善的常用语。其中“苦海”比喻众生受种种痛苦,犹如溺于无边大海之中一样。回头, 表示醒悟、悔改。众生的作恶和****气使自己受到道德等的惩罚, 即产生恶报,使得自己感到很痛苦。作恶之人,一旦悔悟并努力向善,那么就能获得新生。现在用来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彻底悔改,就有出路。 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大般涅盘经梵行品》。 4 这句听的多了,不难理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佛!“屠刀”的本质就是“人对自身”的迷惑;人使自我痴迷,并痴迷于自我,因此人才是成佛的最后一道障碍,只有超脱了人,舍弃了人,不再是人,才能是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坛经》中一则禅宗典故,这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神秀问:“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惠能答:“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就常人来讲,如悟到,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就足够了。对于修证佛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佛法是让人悟得本性的,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于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远找不到本性。禅宗,修证需要极高的慧根。“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禅宗五祖弘忍门下上座弟子神秀所作的一句偈语。这句偈语以尘埃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