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秭归实习初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秭归实习初稿.docx

上传人:Alphago 2022/6/2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秭归实习初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秭归实****初稿
名目
第一章 绪论················································2 其次章 岩石···································,室内理论基础课指导老师是朱云海老师。

项目 观看路线 内容 沉积岩观看路线 岩浆岩岩体观看路线 变质岩观看路线 旅游观光路线 岩浆岩岩体观看点 变质岩岩性观看点 地层岩性观看点 地层分界点 构造现象观看点 滑坡、危岩体观看点 岩浆岩标本 变质岩标本 沉积岩标本 附图 各种素描图 信手剖面图 实测地层剖面图 地层厚度柱状图 棺材岩地区地质图
数量 6 3 1 1 9 3 9 9 5 1 4 6 10 19 3 1 1 1 观看点 采集标本 其次章
6
实****区内岩浆岩主要为黄陵岩基,出露面积约560平方公里, 该岩基为一大型复
式岩体,为多期次侵入而成,从超基性—酸性各类型均有,岩体不仅类型多,构造现象也极为丰富,是观看争论岩浆岩的最佳场所。实****区内为该岩基的南端,分两个超单元(茅坪复式岩体与黄陵庙复式岩体),其中茅坪复式岩体以陈家冲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为代表,黄陵庙复式岩体以小滩头似斑状为代表。
在实****区兰陵溪至九曲脑一带可以观看到变质岩,与岩浆岩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关系,变质程度不同,观看到的岩性也不同。在基地以东则没有观看到变质岩。
一.岩浆岩

(1)兰陵溪岩体
观看位置:兰陵溪候车亭235度约50米处;
岩性特征:灰黑色,中细粒结构,似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角闪石 约40%,斜长石 约45%,石英 约5%,黑云母 <1%,辉石 约3%; 野外定名:灰黑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 (2)中坝岩体
观看位置:334省道76km+50m 处;
岩性特征:灰黑色,中粒结构,含有一些包体(主要成分为角闪石,—2mm),其中一些包体含有褐云母。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斜长石 约50%,角闪石 约30%,云母 约5%,石英 约15%;
6
野外定名:灰黑色中细粒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 (3)银杏沱岩体
观看位置:银杏沱滚装码头235度约100m处
岩性特征:此处岩体风化特殊严峻,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球形风化,它的条件是一要地质体为均匀体,二要均匀体内至少有两组节理。主体岩性矿物成分及含量为:角闪石 约30%,黑云母 约10%,斜长石 约45%,石英 约10%。存在细晶岩脉和伟晶岩脉,但他们之间的穿插关系很不明显近乎平行,说明它们基本形成于同一时期。
图(2-1)为球形风化素描图 (4)堰湾岩体
观看位置:334省道47km+200m处,国防光缆JGIV0188—0187之间;
岩性特征:灰黑色,粗粒结构,在有的岩体上可以观看到金色闪光的矿物,推断为金云母。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和粒度大小:黑云母 约15% 2—10mm,斜长石 约50%,石英 约20% 2—5mm,角闪石 约5% 1—5mm。 野外定名:黑云母斜长花岗岩 (5)东岳庙岩体
观看位置:334省道45km处东岳庙检查站对面;
岩性特征:浅灰色,中粒结构。有两组特殊明显的节理,在一处节理中长有一颗大树,长年累月的根劈作用产生了另一种较大的裂缝。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和粒度大小:黑云母 约5% 3—8mm,长石 约60%,石英 约30% 1—5mm,角闪石 <1%;
8
野外定名:斜长花岗岩 节理素描图(图 2-2) (6)三斗坪岩体
观看位置:秭归10kv 龙进溪30电线柱南侧;
岩性特征:灰黑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斜长石 约40%,钠长石 约15%,石英 约20%,黑云母 约15%,角闪石 小于1%,柱状,有弱定向排列性;
野外定名:灰黑色中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脉岩穿插关系素描图(图2-3) (7)青鱼背岩体
观看位置:陡山沱汽渡以西约2km处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