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pdf

格式:pdf   大小:44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pdf

上传人:buhuixin1314 2022/6/29 文件大小:4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
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
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 )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
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
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
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
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顺
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
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