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一讲激励
华东理工大学刘燕
Saturday, November 11, 2017
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一个人到固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弗朗西斯(C. Francis)
激励的绝对性
败德行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而另一方无法观察和监督他的行为。(事后机会主义行为)
逆选择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占有委托人所观察不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事先机会主义行为)
激励的基本问题
执行者是否会以组织利益作为其决策的判断依据?
即使执行者选择了正确的工作目标,他在为实现此目标而展开的工作中,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开展工作?
激励的定义
——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系统活动。
激励与绩效的关系
P=f(M*Ab*E)
其中:P——Performance
M——Motivation
Ab——Ability
E——Environment
激励思想的发展
古典的激励思想(经济人)
人际关系的激励思想(社会人)
人力资源的激励思想(Y理论)
当代方法
内容型激励理论(潜在的人类需求)
过程型激励理论(影响人们的思维程序)
强化理论(怎样学习感兴趣的工作)
激励相容的概念
针对组织成员的不同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激励他们。
在激励中应该为组织成员提供对其来说效用最大的需要满足;
在激励中应努力以较小的激励成本取得较大的激励效果。
激励的过程
未满
足的
需要
紧张
驱力
寻求
行为
满足
需要
紧张
降低
激励的方式
外在性需要——外在的激励方式:福利、晋升、授权、嘉奖、工作的认可等。
内在性需要——内在的激励方式: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责任感、胜任感、成就感等
过程导向性激励:通过工作活动本身引发的激励来满足当事者的内在需要。
结果导向性激励:完成工作任务而引发的激励来满足当事者的内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