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好).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好).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5/2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好)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二) 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 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巧、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一、古诗词表达技巧 1.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高考中经常涉及的主要有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象征、比兴、互文、用典、倒装、渲染和烘托等。) (1 )抒情类: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2 )描写类:动静,声寂,虚实,细节描写,白描,侧面烘托,对比,抑扬,衬托(正、反衬) 、联想,比兴等。 2. 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 ,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 3.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4. 结构技巧: 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二、表现手法 1. 典型表现手法: 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用典、对写法、反衬、白描、细节描写、起兴、绘形绘色等。例: (1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观祈雨李约)对比(种田人焦虑万分地吹打着乐器到龙王庙去乞雨, 而富人却在一旁看热闹, 还唯恐天气阴下来乐器发出的声音不悦耳。该诗将久旱祈雨的情景与朱门的处处歌舞升平相对举, 深刻揭露出统治阶级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社会现实) (2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后池上刘攽 bān )动静结合(3 )江城子苏轼(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虚实相生(4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抑扬结合(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3、才调:才气。【韵译】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评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 意在借贾谊的遭遇, 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5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以小见大(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 这个著名的古战场, 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 十月的赤壁之战, 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 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 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 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6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