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口腔医学唾液腺常见疾病.ppt

格式:ppt   大小:1,966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口腔医学唾液腺常见疾病.ppt

上传人:qinqinzhang 2022/6/29 文件大小:1.9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口腔医学唾液腺常见疾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唾液腺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小唾液腺
第一页,共六十五页。
第一节 唾液腺炎症 Sialadenitis
性质
细菌性(化脓性),最常见
病毒性:流腮
减少逆行感染
手术治疗
第十九页,共六十五页。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凡在唾液腺腺体或导管内形成结石,统称涎石。85%左右发生在下颌下腺。涎石常使唾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炎症(下颌下腺炎)。
第二十页,共六十五页。
病 因
1、涎液滞留:
2、异物: 牙刷毛、鱼刺、骨刺、牙石
3、细菌的逆行性感染:
4、机体无机盐代谢紊乱: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五页。
下颌下腺涎石比较多见的原因:
(1)下颌下腺导管最长,因而唾液易浓缩。
(2)导管开口大,并位于口底,易受损伤。异物易进入导管内。
(3)导管走行方向是从后下往前上行走,同时导管的形成较弯曲,涎液易滞留。
(4)下颌下腺(混合性腺体)分泌粘液的量较腮腺多,流动性相对差,易粘结异物。
(5)下颌下腺涎液更偏碱性,钙与砱酸盐的浓度易较高(与腮腺比较)。
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20-40岁中青年人。
下颌下腺的涎石最为常见>腮腺>舌下腺;导管内涎石远较腺体的涎石多见。
阻塞症状: 进食 酸性食物 表现为腺体肿大、胀痛 ,口底常可及导管结石
慢性炎症: 腺体增大,变硬,轻压痛导管口红肿,导管口有少许脓液益出等。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五页。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反复肿痛发作,导管溢脓,扪及导管结石
X片检查确诊:下颌横断合片(前部结石),下颌下腺侧位片(后部及腺体结石),钙化低的阴性结石难以显示
与以下疾病鉴别:
(1)舌下腺肿瘤:无导管阻塞症状,无结石
(2)下颌下腺肿瘤:进行性肿大,无进食肿大及炎症发作史
(3)下颌下间隙感染:牙病史,红肿热痛,无涎石阻塞症状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五页。
治 疗
1、保守治疗:很小的涎石及疾病的早期。 。
2、手术摘除涎石或/及腺体切除术
涎石在导管内,腺体尚未纤维化,一般可行单纯的涎石摘除术。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五页。
第二节 舍格伦综合征 (SjÖgren’s Syndrome)
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继发性
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
又称干燥综合征,病因不明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表现
中老年女性多见
有口干、眼干病史
唾液腺肿大:腮腺最常见,双侧多见,
少数可及肿块
粘膜干燥,舌乳头萎缩,可出现猛性龋,白念菌感染
严重时可出现进食、吞咽、语言困难
部分可伴有结缔组织疾病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五页。
诊断要点
口干持续三个月以上
方糖试验(Faber‘s Test)完全溶解时间超过30分钟
非刺激状态下的总唾液流量<。
眼干持续三个月以上,伴角结膜充血、异物感。
泪液流量测定(Schirmer's Test)<10mm/5min。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五页。
诊断要点
涎腺造影可见主导管呈羽毛状、花边状或葱皮状改变,末梢导管有程度不等的扩张,排空延迟
唇腺活检,可见淋巴细胞呈灶性浸润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加快,抗SS-A、抗SS-B、类风湿因子等抗体滴度增高
鉴别诊断:应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相鉴别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五页。
治 疗
以药物治疗为主 :%***纤维素滴眼
对症处理:促唾药物或酸性食物
免疫治疗: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转移因子、干扰素等。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等
中医治疗:采用益气健脾、滋阴补肾为主的方剂
第三十页,共六十五页。
手术治疗
对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腺体反复肿大或出现肿瘤样改变,可选用手术
目的:明确诊断、减少自身抗原、防止恶变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五页。
第三节 唾液腺黏液囊肿
最常见唾液腺瘤样病变
一般的黏液囊肿和舌下腺囊肿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五页。
【病因病理】
可分为外渗性粘液囊肿及潴留性粘液囊肿。
1、外渗性粘液囊肿:占80%,导管破裂,粘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大多由外伤引起。组织学表现为粘液性肉芽肿或充满粘液的假囊,无上皮衬里。
2、潴留性粘液囊肿:系导管系统部分阻塞,粘液潴留于腺腔内而形成。组织学表现有三个特点:有上皮衬里,潴留的粘液团块及结缔组织被膜。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五页。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