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及其深加工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10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及其深加工技术.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7/5/29 文件大小:1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及其深加工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及其深加工技术摘要从选用良种、适时育苗、精细整地、起埂覆膜、适时栽插、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同时, 简述了红薯的深加工技术,以期为红薯种植户提供参考。关键词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深加工技术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 ( 2013 ) 19-0055-01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膳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红薯消费已由主食向副食转变, 由粗吃向细吃方面转变, 由自种自食向满足城乡人民需求转变。河南省林州市地处太行山区,山坡面积广,红薯是当地的优势作物,常年种植面积 4 hm2 左右。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一换三改五推广”,“一换”就是更换品种;“三改”就是改晚栽为早栽, 增加红薯的含淀粉量, 改不施肥为平衡施肥, 改粗种为科学精管,增加红薯的产量;“五推广”就是推广红薯宽埂打顶技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推广茎线虫病防治技术、推广化控技术、推广脱毒红薯栽培技术,为红薯高产高效创造了条件。产量由原来的 t/hm2 提高到现在的 t/hm2 ,产值达 万元/hm2 以上,通过深加工产值可达 万元/hm2 左右。现将林州市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及其深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技术 选用良种优良品种是作物增产的内在因素。高产开发田全部选用了豫薯 13号、商薯 9 号等优质高产高淀粉品种。种薯上床前先进行精选,并用 40% 多菌灵胶悬剂 50~ 60 mL ,对水 40 kg ,浸种 5 min ,消毒后排薯[1] 。 适时育苗培育壮苗是红薯高产栽培中的重要环节。林州市育苗适期为 3 月中下旬。种薯上床后要加强管理, 在爆皮时应用 35~ 38℃的高温催芽 3~4d, 防止苗床积水和床温过高, 覆盖薄膜的苗床要经常打开气眼或揭开薄膜的两头更新空气,防止缺氧烂床[2] 。苗床管理按前期催、中期催蹲结合、后期以蹲为主的原则,以达到早出苗、多出苗、育壮苗的目的。 精细整地,科学施肥红薯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每生产 1t 鲜薯需氮 4~5 kg、五氧化二磷 3~4 kg 、氧化钾 7~8 kg 。由此可见,红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吸收钾最多, 氮次之, 磷最少。根据红薯的需肥特点, 施肥应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化肥。要求施优质农家肥 30 t/hm2 ,磷肥 600 kg/hm2 ,碳铵 750 kg/hm2 ,***化钾 195 kg/hm2 ,杀虫剂(林丹粉) 30 kg/hm2 ,一次性作基肥施入,以集中垄施为宜。深耕耙细后起埂,要打碎埂面的垃圾, 耙细磨实。 趁墒起埂覆膜,提温保墒要求埂底宽 60 cm、顶宽 40 cm, 顶面基本要平。使用 80 cm× mm 的农用薄膜顺垄覆盖, 随着盖膜要压严压紧膜两侧, 以防刮风揭膜, 两垄之间剩下 3~5 cm 间隙,以利雨水渗入。 适时栽插,合理密植大田栽插适宜始期为 4 月下旬。在此期间, 早插秧可延长红薯生长期, 增加有效积温和光照时数, 以利秧苗生长发育, 夺取红薯高产。栽插密度要视地力和施肥水平而定,高肥力地栽 万~ 万株/hm2 ,中等肥力地栽 万~ 万株/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