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家庭地震应急预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庭地震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2/6/29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庭地震应急预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前自然界浮现的和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早就开始结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丰富的有关地震前兆的记载。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后来,有人就总结出地震和井水变化、动物不变化,运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样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协助人们估计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也许产和贮存部分其他气体,这些所有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分和部分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协助人们估计地震。
  
  要捕获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
  。早在一千八百近年前,中国出名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现代的地震仪已经采用了最优秀的电子技术,具有极高的敏捷度,甚至尚有专门的海底地震仪和深井(钻孔)地震仪。相称一部分地震台站目前已经不需配备专人进行观测,就能自动记录地震信号,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将信号自动传送到接受中心,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解决这叫做遥测地震台网,、涉及四川省在内,中国诸多地区所有已建立了现代化的遥测地震台网。此外,尚有地电、地磁、重力、地形变、地下流体等地震前兆观测台站。
  解放前,旧中国只有一种地震台、三个地震工作人员,地震事业极为落后。解放后,新中国的地震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成所有地震台,在成所有西郊建立。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中国的地震事业加快发展步伐,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通过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地震观测台网已具规模,目前,中国已建立了i000多种现代化的地震台(含地方地震台),地震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了电子、无线电传播和数字化等高新技术。
  人的感官能直接察觉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用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忽然变化,温泉水温的忽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核心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测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核心资料。但是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也许由多种因素导致,不一定所有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组涨落也许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也许受周边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昧也许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体现也许和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觉得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觉得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容易作出立即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恐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浮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状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算弄清事情的真相。
  
  人的感官无法察觉,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干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核心涉及如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