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身心疾病对护患关系的影响【关键词】身心疾病护患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疾病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护士在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康心理的定义: 指心理上的健康状态, 当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 不仅自我感觉良好, 社会整合, 和谐, 即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充分发展,与客观环境统一和适应。然而, 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社会评价不公平等给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竞争机制的引入, 不仅影响着患者, 更重要的影响着广大的护理人员, 使护患双方关系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状态, 矛盾始终处于一触即发的地步。如何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我们目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在提供和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 自然形成的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人际关系[ 1]。 1 护理人员的心理基础 2 职业压力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压力是职业要求与个体不平衡知觉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当个体不能从各方面应对压力时, 便出现了工作压力[2]。虽然人人有产生工作压力的可能性, 但从事卫生服务行业的人员压力明显升高,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陈亚红等[3] 报道临床护士 SCL-90 各因子得分与健康成人比较, 只有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低于健康成人, 临床护士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胡敏予等[4] 对这一群体进行了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护士现存压力的来源 工作状况产生的压力崔屹等[5] 认为护理工作的平凡、琐碎、繁重, 经常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 是造成护士工作压力的基本因素。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 再加上普遍的护士缺编现象和生活无规律, 致使护士经常精力透支, 日积月累易对护士的健康产生伤害。 工作环境产生的压力护士的工作环境—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陆彬等[ 6 ]认为 3 护士每天面对复杂的应激源, 经常陪伴被病痛折磨的病人听到无休止的呻吟, 急症病人瞬息万变的危急抢救, 濒危或死亡病人的感官刺激, 期望值过高和要求过多的家属, 医院交叉感染的危险等,护士经常感到肉体和精神上的疲惫不堪, 而受到疼痛的侵袭。 职业风险性的压力护士工作每天面对的是患者及时刻变化的病情, 容不得有半点疏忽, 否则将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 而当事人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 在工作中每个护士时时刻刻都必须提醒自己要杜绝差错,避免事故。邢海燕等[ 7 ]通过对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医疗事故发生情况和医疗纠纷发生时、处理中、处理后护士心理变化情况的调查, 研究表明医疗纠纷处理和解决, 对于医患双方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 特别是对护理人员的执业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职业风险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 复杂的人际冲突给护士带来的压力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如医护、护患间,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 发生冲突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 尤其是涉及护患关系,护士即使遇到严重的曲解、误解和冤枉的情况,遇到情绪过激、甚至言行伤害的患者, 从职业的角度, 仍必须保持冷静平和, 以宽容大度继续承担应负的职责。有时必须 4 压抑自身感受, 做出精神妥协。但是, 独生子女护士的增多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石彩秋[ 8 ]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女性常模, 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女性差。大多数人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训练, 一旦在工作受挫, 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 从而造成护患冲突,产生人际障碍。 医护社会价值的不对称造成护士压力崔屹等[ 5]认为医生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 而护士则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甚至有的人认为是“高级保姆”,而不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 这不公平的社会评价, 使护士怀疑自己的价值及能力。他们虽然工作勤奋、努力, 但护士的收入与其护理水平和工作业绩没有呈明显的相关关系, 护士的付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承认、肯定和补偿,发展机会、晋升、深造、福利待遇等问题上得不到合理解决, 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沮丧、失望、焦虑、抑郁、心理压抑,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医院因素高标准、高强度的工作制度、护理管理者不正确的管理方法也会成为护士心理压力的应激源。部分管理者关心工作本身胜于关心完成工作的人, 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手段来约束护士的职业行为,强化其职业态度。这 5 种管理方法挫伤了护士的积极性, 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 患者的心理基础 患者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刚入院时主要是不安全感、孤独感、牵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