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
福鼎市医院
洪海龙
前言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其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用CXCR4、CCR5和CCR3受体,有时还利用CCR2b受体
病原学特征
HIV在人体细胞内的感染过程包括
吸附及穿入:HIV-1感染人体后,选择性的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
环化及整合:病毒RNA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形成cDNA,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形成双股DNA,在整合酶的作用下,新形成的非共价结合的双股DNA整合入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这种整合的病毒双股DNA即前病毒
发病机理
*
HIV的生命周期
1
2
逆转录酶
HIV附着CD4细胞表面
反转录酶将HIV RNA转录为DNA
HIV DNA 融入人体 DNA
组合成HIV
释放出新的HIV颗粒
Copy right: I-TECH
HIV进行复制
病原学特征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一般消毒剂如:碘酊、过氧乙酸、戊二醛、次氯酸钠等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效的消毒剂,对HIV也都有良好的灭活作用。因此,对HBV有效的消毒和灭活方法均适用于HIV。
除此之外,75%的酒精也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
病原学特征
HIV对热很敏感,对低温耐受性强于高温。56℃处理30分钟可使HIV在体外对人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
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
实验室检查
HIV/AIDS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HIV抗体、HIV 核酸、CD4+ T淋巴细胞、HIV基因型耐药检测等。
HIV1/2抗体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
HIV 核酸定量(病毒载量)检测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是判断疾病进展、临床用药、疗效和预后的两项重要指标
HIV基因型耐药检测可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更换提供科学指导
实验室检查
HIV1/2抗体检测
筛查试验(含初筛和复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
快速检测(斑点ELISA和斑点免疫胶体金或胶体硒快速试验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层析试验)
HIV1/2抗体检测
确证试验
常用的方法:免疫印迹法(WB)
实验室检查
筛查试验
阴性:可出具HIV1/2抗体阴性报告
见于未被HIV感染的个体
但处于窗口期的新近感染者也可呈阴性反应
实验室检查
筛查试验
阳性:
应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重复检测
或另外两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重复检测
如两种试剂复测均呈阴性反应,则为HIV抗体阴性
如有一种或两种试剂呈阳性反应,需进行HIV抗体确证试验
实验室检查
确诊试验
无HIV特异性条带产生,报告HIV抗体1/2阴性
出现HIV1/2抗体特异带,但不足以判定阳性,报告HIV1/2抗体不确定,可在4周后随访: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
如随访期间发生带型进展,符合HIV抗体阳性判定标准则为HIV抗体阳性
如带型仍不满足阳性标准,继续随访到8周,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
实验室检查
确诊试验:
满足HIV阳性诊断标准则报告阳性,不满足阳性标准可视情决定是否继续随访
经确证试验HIV-1/2抗体阳性者,出具HIV-1/2抗体阳性确认报告,并按规定做好咨询、保密和报告工作。
实验室检查:病毒载量测定
病毒载量一般用血浆中每毫升HIV RNA的拷贝数(copies/ml)或每毫升国际单位(IU/ml)来表示。
实验室检查:病毒载量测定
病毒载量测定常用方法
反转录PCR系统(RT-PCR)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ASBA NucliSens)技术
分枝DNA信号放大系统(b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技术(real-time PCR)
实验室检查:病毒载量测定
病毒载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预测疾病进程
提供开始抗病毒治疗依据
评估治疗效果
也可作为HIV感染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小于18月龄的婴幼儿HIV感染诊断可以采用核酸检测方法,以2次核酸检测阳性结果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
18月龄以后再经抗体检测确认
实验室检查:病毒载量测定
推荐病毒载量检测频率
对于已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病毒持续抑制的患者,可每6个月检测一次。
HAART 治疗6个月内或病毒载量抑制不理想或需调整治疗方案时病毒载量的检测频率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临床医生决定。
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