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案.doc

上传人:经典书馆 2017/5/30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时 1班级五5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通过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一个棱长标注为 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 10厘米。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他们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 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立方分米,第一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 1 立方分米。通过计算,棱长 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000 立方厘米。由此发现: 1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 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1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理解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0 的道理。 ,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会应用“猜想-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教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教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第二是单位之间的转化。第三部分是实际应用。由于学生已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体积单位, 学习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单位之间的化聚法已经有了很多的经验,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单位之间的进率,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六、教学过程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创设情境趣味引入二、操作演示,探求新知同学们,动物王国今天可热闹了: 大象过生日啦! 请看(课件演示:好多小动物, 有小兔、小猴等等等等!在众多的朋友中只数小兔最高兴,它乐什么呢?原来它知道了蛋糕的分配方案,认为自己分的蛋糕比小猴的大。蛋糕是这样分配的:分给小兔的蛋糕是棱长 1 0厘米的正方体,分给小猴的蛋糕是棱长 1分米的正方体。) (画面定格在两块生日蛋糕上,用10厘米和 1分米表示它们的棱长) 同学们,小兔分的蛋糕真的比小猴的大吗?要知道哪一块大?应该计算它们的什么? 要解答心中的这些疑惑, 就让我们一同进入今天的学习。(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一个标注棱长 1分米,一个标注棱长 10厘米,供学生观察使用,为得出结论提供感官上的支持。师: 你能算出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吗?算完后,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 谁还能利用老师手中的另一个棱长为 1分米的正方体验证刚才你们得出的结论(一个各个面都显示为平均分成 100 份的教具)同学们再回顾一下刚才思维的过程,同桌相互说汇报交流。因为1分米= 10厘米, 两个正方体棱长相等,体积也相等。所以这两块蛋糕一样大。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 1厘米,这个棱长趣味形象的画面寓含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可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新知学习的渴求。同时也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