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胡仲翊运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妇科病经验.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胡仲翊运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妇科病经验.doc

上传人:抱琴 2022/6/3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胡仲翊运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妇科病经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胡仲翊运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妇科病经验
金雪明 胡之璟 胡金泳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妇科病 医案 胡仲翊

先君胡仲翊先生(1896―1966),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投学于恽铁樵先生创办的中医函授学校,专心研究歧胡仲翊运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妇科病经验
金雪明 胡之璟 胡金泳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妇科病 医案 胡仲翊

先君胡仲翊先生(1896―1966),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投学于恽铁樵先生创办的中医函授学校,专心研究歧黄之术以救人济世,以“业医原为救人济世”为座右铭。对各家学说,取其精华,兼收并蓄,并能加减变化,临床40余年,经验颇丰,尤其擅用经方。现就其运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妇科病的验案,选介如下。

1 经行感冒案

申屠某,25岁。1961年3月25日诊。半年前时值经期,不慎冒雨而感冒,经治好转,但嗣后每当月经来潮,必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少痰,头痛心烦,口燥咽干,饮食减少,经行不畅,有时乳胀,虽服多种治感冒药,也未能有效,必随经净后,自行逐步缓解。刻下已行经3天,诸症显现,脉弦缓滑,舌苔薄白。证属行经感冒,太少二阳合病之候。治宜和解少阳,疏风解表。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黄芩、半夏、桂枝、川芎各6g,当归、白芍、僵蚕、蝉衣各10g,甘草3g,生姜5片,大枣4枚。3剂。药尽经净,诸症亦愈。嘱下次行经第一天,即服本方3剂。连续治疗两个月经周期而愈。
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脉缓,为太阳中风证;心烦,咽干,饮食减少,乳房胀痛,脉弦,为少阳病。所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配僵蚕、蝉衣以加强疏风解表之力;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因行经不畅,故加佛手散以活血化瘀调经。案中药物剂量,按一钱为3g折算,但为减少小数点的出现,钱半折为5g,3钱折为10g,以下同。

2 经行发热案

裘某某,28岁。1960年6月11日诊。3个月来,每值行经期,先恶寒,后发热,始于中午,下午逐渐增高,最高可达40 ℃,午夜后又逐渐下降,至天明则为低热,伴行经不畅,小腹发胀,喜呕心烦,口苦咽干,欲饮喜凉,倦怠纳呆,便干尿黄,舌红、苔薄腻黄,脉滑数带弦。证属少阳之气不和,邪气乘经行之时血室空虚而入。治宜和解少阳,使邪热循经而散。拟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半夏各10g,丹参、当归、青蒿各15g,熟大黄、炙甘草各5g,生姜5片,大枣4枚。3剂。药后汗出热退,月经通畅,诸症好转。嘱于下月行经前2天,服此方5剂,后未再发。
按:少阳为三阳之枢,外邪一旦侵犯少阳,徘徊于半表半里之间,外与太阳争而为寒,内与阳明争而为热,故呈往来寒热,发热起伏等症。所以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因体不虚而行经不畅,大便偏干,用丹参易人参,加当归、熟大黄。再加青蒿以助柴胡清热透邪。

3 经行泄泻案

邱某某,35岁。1956年5月9日诊。每值经行,大便泄泻,少则2~3次,多则4~5次,嗳气肠鸣,腹胀隐痛,痛剧则欲临圊,小便短少,这次行经已2天,色黯不畅,夹有瘀块,胁下满,乳房胀,身微热,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缓弦滑。证属少阳之气不和,肝实脾虚。治宜和解少阳,泻肝扶脾。拟小柴胡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柴胡、黄芩、当归、川芎各10g,党参、山药、白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