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日本的产业振兴: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日本的产业振兴: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5/31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日本的产业振兴: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日本的产业振兴: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论文摘要: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奇迹源于产业政策的成功,在“失去的 10年”、“失去的 20年”等感叹的背后是新产业或战略产业的匮乏、产业政策的乏力。新世纪以来日本政府出台了许多振兴产业的战略, 2010 年出台的新增长战略把握了日本产业的现状及问题, 提出了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日本各界雄心勃勃大展宏图之际, 2011 年3 月的东日本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的三重灾难中断了产业振兴计划,震后日本能否实现产业振兴更加引人注目。文章首先分析和评价近年来日本出台的各项经济振兴计划,其次,研究大灾难对日本产业振兴的影响和提出的新问题,最后分析震后日本产业重建战略及其趋势。关键词:新增长战略;东日本大地震;产业振兴。一、新增长战略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典型是“目标政策”模式,即通过产业展望明确主干产业和产业发展的方向,政府采取措施诱导或指导产业发展,如制定相应的金融或财政税收政策支持主干产业的设备投资,并对产业的研发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这一产业政策在 20世纪 80 年代的日美激烈的贸易摩擦中受到美国的强烈抗议,因此, 90 年代开始,在产业政策上日本出现了重视市场机制的倾向,尤其是小泉内阁推崇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成为 20 世纪初期日本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而在同期内,美国政府却采取了促进 it 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新经济论”主导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产学联和与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创新政策”带来了美国经济的繁荣。两国政策取向的逆转带来了两国经济差距的扩大。. 新世纪以来,日本开始反省其产业政策取向,出台了许多产业振兴规划, 2010 年出台了新增长战略。(一)新增长战略的形成。日本的新增长战略是在一系列规划和报告基础上形成的,期间也伴随主流经济思想的转变。 2006 年小泉内阁制定《经济增长战略大纲》,规划了日本战略新兴产业,虽然小泉内阁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但该大纲提出的战略产业成为新增长战略的产业格局。 2009 年 12 月,鸠山内阁通过了“新增长战略:基本方针”,分析了长期支撑日本经济增长路径的局限性,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理念。具体来说,第一条道路是战后开始到 70 年代,公共事业投资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这对日本缩小国内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人口稀少和偏僻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了公共投资的效用,还带来了巨额的财政负担。第二条道路是 2000 年开始的结构改革,从供给方面试图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在新经济自由主义指导下的经济政策,基本的路径是放松监管和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但这些政策带来了企业的分化,一部分企业获得了极大成功,大多数企业没有从中获益。第三条道路是通过新增长战略创造新的需求和就业,以创造需求和就业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 2010 年2 月日本经济产业省成立了产业结构审议会,并成立产业竞争力研究部,产业竞争力研究部在 2010 年6 月提出报告书,称为“产业结构蓝图 2010 ”(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vision 2010 ), 这是日本新增长战略战略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产业结构蓝图 2010 ”(以下简称蓝图)首先分析了日本产业的现状与问题,提炼了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