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55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511709291 2022/6/30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如此〔试行〕
〔鲁农信联办〔2021 〕366 号〕
为做好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
根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中国银行业监视管理委员高案件防控力活动局部学****资料
88
非财务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因素〔包括本钱结构、行业的成长阶段、行
业的经济周期性、行业的盈利性和依赖性、产品的替代性、法律政策、经济和技术
环境等〕、经营风险因素〔包括借款人规模、所处开展阶段、产品多样化程度、经营
策略、产品与市场分析、生产与销售环节分析等〕、管理风险因素〔包括借款人组织
形式、关联关系、管理层素质和经验、管理层的稳定性、员工素质等〕、自然社会因
素、还款记录〔含其他银行归还记录〕、还款意愿、债务归还的法律责任以及贷款人
对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和信贷管理情况。
六、五级分类核心定义及分类标准
〔一〕五级分类核心定义。
依据平安履行合同、及时足额归还的可能性将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
可疑和损失五个类别,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疑心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归还。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归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归还产生不利
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
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归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须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
或只能收回极少局部。
〔二〕五级分类标准。
适用五级分类要求的信贷资产,根据不同种类实行不同的分类标准。

根据借款对象不同,将贷款分为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贷款,不同种类贷款
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
〔1〕企事业单位贷款的借款人包括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或主管部门核准的
企事业法人〔含其授权借贷的分支机构〕,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经济组织〔包
括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等〕。这类贷款〔小企业、微型企业贷款
除外〕在对借款人财务、现金流量、担保、非财务等各项指标进展全面、综合分析
的根底上分类。贴现、各类垫款、表外业务一并参照分类。
小企业贷款是指单户授信总额500 万元〔含〕以下和企业资产总额1000 万元〔含〕
以下,或授信总额500 万元〔含〕以下和企业年销售额3000 万元〔含〕以下的企业、
各类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和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性贷款。
微型企业是指贷款总额在任何时点不超过100 万元人民币的企事业法人或其他
经济组织。强化合规知识教育提高案件防控力活动局部学****资料
89
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贷款贷款按照规定的矩阵式分类标准进展分类。
〔2〕自然人贷款分为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银行卡透支、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
贷款、自然人其他贷款。
①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是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农户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
这类贷款按照本?实施细如此?确定的矩阵分类。
②银行卡透支主要依据逾期时间进展分类。
③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贷款等主要依据连续违约期数或逾期时间进展分类。
④自然人其他贷款是指除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银行卡透支、住房按揭贷款和
汽车贷款以外的个人贷款。此类贷款主要以借款人所经营实体的运营状况、家庭经
济状况和收入情况、担保情况、还款记录、付息情况和逾期时间等直观指标作为划
分依据,按照矩阵式分类标准划分类别。自然人其他贷款中单户额度较小的贷款〔农
村信用社额度在20 万元〔含,下同〕以下、农村合作银行额度在30 万元以下、农
村商业银行额度在50 万元以下〕,可参照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
〔小企业、微型企业贷款除外〕分类标准
在充分分析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可能性的根底上,参照如下根本标准
对企事业单位贷款〔小企业、微型企业除外〕的风险状况作出根本判断后,严格依
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
〔1〕如下情况划入正常类:
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
常还本付息,对借款人最终归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有如下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关注类:
①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缺乏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
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②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
幅度上升;
③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工程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归还的因素〔如基建工程
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等〕;
④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