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美术教育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术教育方法.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5/3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术教育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术教育方法美术教育与心理健康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 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诸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 是教育整体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最近,中央电视台报道,当今中学生约 30%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有人把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固执称为当代青少年( 多为独生子女) 的五大不良心理, 而在我们职高里面这样的学生比例就更高了。为此, 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美术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职高的美术教师面临的任务。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及途径, 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 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 而是通过美育让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 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 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 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 各种潜能协调发展, 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 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还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作用。那么, 美术和美术教育在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哪些作用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美术作品、美术构成因素对心理健康的指导作用。自古以来, 美术及其教育活动就是人类医治心理疾病, 保障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人们发现美术作品及其构成因素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 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 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了门户。”远古的美术作品, 如古希腊神像、印地安人的图腾和埃及法老的陵墓, 被赋予浓重的政治和宗教色彩, 而被人们当作祛病去邪, 保佑吉祥平安的护身符。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那宏伟的形体和三角形的稳定造型,曾给千百万埃及的奴隶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慑。近代中国的美术作品同样具有强烈的心理效应,“门神门神扛大刀, 大鬼小鬼进不来”,旧社会河北杨各庄的贫苦农民,看着贴在门上的门神(一种年画) ,对幸福的渴望心理, 得到暂时的平衡。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上下飞舞的中国龙、徐悲鸿笔下昂首嘶鸣的奔马, 是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无不给每一个中国人心理上注入***和活力。美国小说家欧· 享利的作品中描述一个画家在墙上画的绿藤叶, 支撑着病中少女的生命……所有这些都足以证实了美术作品在人心理上产生的巨大作用。心理学家还认为各种图案、标志, 甚至单一的美术造型因素, 例如某种线条、某种形状、某种颜色、某种构图, 均可被视为传达特定联想信息的符号, 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响。例如: 水平线的开阔感、三角形的安定感、波形的动感、折线的烦躁不安感、旋形的弦晕感等等。据悉, 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里, 提审“犯人”的候审室的墙壁上绘着旋形纹样, 使人看了头昏呕吐, 造成难以忍受的心理折磨、德国法西斯真可谓***不见血!著名的德国诗人歌德研究色彩的心理效应长达二十余年,他证明“蓝色能引起人心理的冷觉, 红色使人感到恐怖,绿色包含着善良与和解,具有安抚眼睛和心灵的能力。”法国学者费勒,用握力计测量在不同色彩光线作用下人的握力变化,他惊异地发现橙色光线刺激人的心理, 使之兴奋, 握力增加四分之三以上。十九世纪末, 俄国医生别赫捷列夫建立了一座专用颜色治疗神经病的医院, 用蓝色的房间环境来抑制激动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