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发动机基础知识.docx

格式:docx   大小:21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发动机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pppccc8 2022/7/1 文件大小:2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发动机基础知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涡轮增压+机械增压+缸内直喷"技 术协调运用的? 理。
,, 最大功率1。 其工作原理是,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废气涡轮高速旋转,废气涡轮再带动进气 涡轮以同样的速度旋转,以远远高于大气的压力将空气压缩到气缸内助燃。由于 空气的易压缩性,因此在涡轮增压下的进气量要远远超过自然吸气的进气量,这
样就提高了引擎的功率输出。
[被屏蔽广告]换句话说就是,发动机排出的热废气是带有能量的,涡轮增压就相 当于废物利用,重新收集了一部分废热,增加输出功率。因此,要得到同样的功 率,有增压的发动机就能做得更小,也就更轻,从而提高了操控降低了油耗。
但是,涡轮增压有个先天的缺陷,就是涡轮迟滞,即发动机必须达到一定的 转速才能启动涡轮,现在换用小涡轮后解决了一部分时滞问题。除此之外,涡轮 增压发动机的压缩比通常还得降低,:1以下,来避免气缸过热。这 样做的结果就是在低速涡轮没有介入的情况下,发动机输出甚至还不如自然吸气 机型。另一个问题是达到涡轮介入的转速后,增压导致动力输出陡增,破坏了动 力的平稳输出和操控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些缺陷,汽车工业发展出了不少方法: 使用带旁通的涡轮增压套件减小迟滞,采用中冷器提高压缩比改善低转速的动力 输出,采用新材料涡轮降低运动惯性,双涡轮增压以及机械增压等。
< FONT>
中冷器结构图及中冷器散热片的组成示意图
,即在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之间引入了一个中 冷器。这是因为发动机直接排出的废气温度通常高达8、9百度,会造成涡轮本 体、进气温度升高,加之压缩空气时做功,增压压缩进气缸的气体就有可能过热 而造成汽油预燃而发生爆震,影响动力输出;同时,高温也是引擎的隐形杀手。 所以,增压发动机通常会引入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一般来说,使用中冷后能 减小50〜60度的进气温度(离开临界值),可以适当的提高发动机压缩比,改 善低转速时的动力输出;同时由于冷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这种设 计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进气密度,因此发动机工作效率更高。
机械增压技术。机械增压的历史比较悠久,在上世纪60年代涡轮增压技术 出现以前,机械增压是当时发动机的主流增压技术。机械增压的压缩机直接被发 动机的曲轴带动,它的优点是响应性好(完全没有迟滞)。但是它本身需要消耗 一部分能量,因此机械增压不能产生特别强大的动力,尤其是在高转速时,因为 它会产生大量的摩擦,损失能量,从而影响到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不过,机械增 压器在中低转速时,对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有明显改善,但峰值功率出现较早,发 动机最高转速较低。另外,配置机械增压的发动机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输出源 源不断的扭力,大大减小换挡频率。
机械增压在发动机中低转速时效果好,而涡轮增压则能在高速时起到很大的 提升作用;因此,如果能够把它们结合起来就能避免各自的不足,很自然地在宽 范围内提供所需的动力了:
FONT>

注:其中红色是废气通道,蓝色是进气系统,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串联
1 .在低转速时,由机械增压提供大部分的增压压力,这些压力也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