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调火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97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调火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22/7/1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调火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调火工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岗位职责
,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 患,并做好相关记录。
、加热系统流程、生产工艺流程、煤气和废气 设备的性能。
3负责所使用的煤气和废气设备的清扫、维护应及时检查、处理,严禁测量。
(热电偶法)
3. 1. 4. 1准备好1500mm的热电偶,温度1000°C毫伏计,10CTC 玻璃温度计。
3. 1. 4. 2选择两个处于结焦时间达2/3温度正常的炭化室,提前 30分钟插入。
3. 1. 4. 3关上所测炭化室上升管的翻板,打开上升管盖,将中间 除尘孔换上中间带眼的炉盖,并将孔眼放在炭化室中心线上,将 热电偶插入,插入深度在炭化室炉顶空间中部,用泥浆封严炉盖, 打开翻板,盖上上升管盖。
3. 1. 4. 4用毫伏计测量空间温度,至少测量三次,同时测量冷端 温度。
3. 1. 4. 5打开上升管盖,拨出热电偶,将除尘孔用原炉盖密封好 后,将上升管盖盖上。
3. 1. 4. 6将数据上帐,并分析进行炉温调节。

3. 1. 5. 1测相邻的6个加热比较正常的燃烧室的测温火道,机焦 侧标准火道二组共12个,于下降气流时测量。
3. 1. 5. 2测量前准备好2台至4台合格的测温仪。
3. 1. 5. 3在测量过程中,该炉的加热制度应严格保持不变,推焦 情况保持正常,应选在正常检修时间测量。
3. 1. 5. 4交换后20秒测第一次,1分钟时测第二次,以后每隔1 分钟测一次,直到下次交换为止。
3. 1. 5. 5看火孔要盖严,只许在测温时打开,测完立即盖严。
3. 1. 5. 6算出两组12个燃烧室每分钟的平均温度,与20秒的平 均温度相比,其差即为该炉温度下降校正值。
3. 1. 5. 7在结焦时间变更或配煤比变化较大时,要重新测量,正 常时一年测量一次。
(暂时不能测量)
3. 1. 6. 1准备长6. 3m,内径50mm的无缝钢管两根,一端为封闭 的尖头,另一端为开口,于开口下方20mm处焊好卡钢管的卡环, 管中距离开口 4700mm、2800mm的位置各焊一个测温用的卡钉及 管子尖头为三个测量点,并准备2个带眼的大盖。
3. 1. 6. 2选择温度正常、结焦时间正常的炭化室,装完煤后,捣 固时要平整,插入铁管(焦饼管要垂直插在炭化室中心线上), 管口用盖盖好,周围用石棉绳煤泥封严。插管时注意导烟车滑线, 防止触电。于出焦前4小时用测温仪开始测量。每隔半小时测一 次,直至推焦前30分钟测量最后一次。
3. 1. 6. 3焦饼全部成熟后,拔出焦饼管,并测量焦线。
3. 1. 6. 4出焦前一小时测量该炭化室两侧的燃烧室横排温度。
3. 1. 6. 5插拔铁管时,要打开上升管,关闭翻板,完毕后要盖好 上升管盖,打开翻板,并将炉盖进行密封,同时要注意炉顶明电 线,要拉闸断电并有专人看管。并且注意导烟车的行走。
3. 1. 6. 6推焦时要有专人观察焦饼成熟情况,并记录推焦电流。 3. 1. 6. 7出焦完毕,对好炉门,用测温仪从焦侧开始测量炉墙温 度。每个炉墙测上、中、下三点,两个除尘孔,两侧炉墙共12 个点。
3. 1. 6. 8推焦前,通知机、焦侧炉前工,不要将尾焦扔入炭化室 内,以免影响温度测量。
3. 1. 6. 9将全部测量项目,详细记录计算、上帐,并做出正确结 论。
7蓄热室顶部温度的测量
3. 1. 7. 1测量下降气流蓄热室,在交换后十分钟开始测量。
3. 1. 7. 2测量地点应是蓄热室中最高温度处,测完后立即将盖盖 上。
3. 1. 7. 3测量的温度如有超过1320°C的应立即处理,不得低于 900°Co
3. 1. 7. 4对个别高低温号应及时查明原因尽快处理。
8炭化室炉墙温度的测量
3. 1. 8. 1与三班装煤推焦机司机联系好推焦后关闭两侧炉门,炉 前工不能将尾焦扔入炭化室内,从焦侧除尘孔开始向机侧进行, 测量时上升管盖打开,不测的除尘孔盖应盖上。
3. 1. 8. 2用测温仪由除尘孔测两墙温度,每侧炉墙按其高度测量 上、中、下三点,两个除尘孔,两面炉墙共测12点温度。
上部:炭化室往下3〜4层位置。
下部:从炭化室底部算起第三层位置。
中部:上、下部两点之间。
测量部位:底部一距离炭化室底300mm,上部一顶部跨越孔。
测量时,上、中、下三点应在一条垂直线上,不许测石墨。
3. 1. 8. 3测出的温度应计算上、中、下三点的平均温度及平均温 度差,并上帐入档。
3. 1. 8. 4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红外测温仪使用注意事项
3. 1. 9. 1使用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