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杨柳絮的心思散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杨柳絮的心思散文.docx

上传人:圭圭 2022/7/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杨柳絮的心思散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杨柳絮的心思散文
杨柳絮的心思散文
  食用油,对于今日人的生活而言,几乎就是脂肪的代名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为健康而担忧,各种身体指数超标,当然也少不了高血脂,于是便起先大力提倡素食生活,少油脂食品。
  饭菜少油于

杨柳絮的心思散文
杨柳絮的心思散文
  食用油,对于今日人的生活而言,几乎就是脂肪的代名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为健康而担忧,各种身体指数超标,当然也少不了高血脂,于是便起先大力提倡素食生活,少油脂食品。
  饭菜少油于我是不爱的,每每听到那些素食主义或高血脂等等的话,再看到我们如此奢侈,母亲便会一声叹息,“唉,现在的人”,接着就会来一阵痛说革命家史,说的最多的当数名不见经传的“油絮子”。
  油絮子,由秋天熟透的玉米棒子外面的包衣编织而成,外形特像一只莲蓬,是做饭或做饼子为防粘锅擦锅用的。记忆中,村里人家锅台上必备两样东西,一个是盐坛子,再一个就是放着油絮子的碗,农户人家,可以没有油坛子(有人家油坛子是藏起来的),但油絮子是不行缺的,不然会被人说成不会过日子。炒菜或做饼子之前,锅里先滴一滴油,用油絮子擦擦,就不会粘锅,若是再节约点,干脆用油絮子擦,时间久了,洁白的油絮子变得黑乎乎的,但主妇们肯定不舍得扔,一个油絮子可以用上几十年甚至几代人,虽然黑乎乎的,但在那个年头并没有人嫌弃。
  玉米,在我们这有个俗名叫大黍,外面的包衣叫大黍裤,大黍成熟的季节,黍裤到处都是。路边、树下,草垛边随处可见。村里的女人虽不个个都是编织能手,但编织活经过代代手口相传也并不是难事。那时候的女人们手工活大多是纳鞋底,再就是这些时令的手工编织,除了编一些生活用品,编个油絮子更不在话下。


  编油絮子选材不是很严格,但也有技巧。一大堆大黍裤里适合编油絮子的并不是许多。首先要半干半湿,太干,编的过程中简单撕裂,太湿简单发霉;其次颜色要白而匀,黍裤要比较完好的,有的在撕开玉米的同时破损的太严峻也不行;再一个,还要大黍裤底部带蒂,便于编好的油絮子好拿。有心的女人在掰大黍棒的时候就起先留心选材了。
  饭后小歇,三五成群就起先了。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若是成群更是喧闹。一会家长里短,一会男人孩子,一会哄堂大笑,一会打打闹闹,再一会有人唱起山歌.... ...说笑间,大黍裤在这些淳朴和善的女人们手中变换花样,蒸馒头用的笼屉、针线匾、箩头... ...种类繁多,虽说不上精致,倒是经济好用。若是跟现在网站和超市出售的手工艺品比起来,我只能说,土的掉渣。可是女人们乐在其中,用自己灵活的双手既编织生活,也编织幻想和欢乐。
  西院新来的媳妇真是手巧,小小的油絮子也能玩出花样,瞧,油絮子正面一只蝴蝶呼之欲出,女人们扔下手中的活,围观的,讨教的啧啧不已。
  “下地啦”,一声叫卖,女人们各自离去,场面忽然冷清了起来,麻雀们和小鸡这时赶来捡食大黍裤堆里的虫子和少有的大黍粒。大黍裤静静地等待女人们的再次光顾,说不定一场雨过后,就再也没人看一眼了,发霉了、变色了,就成了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