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小升初衔接阅读答题技巧.doc

格式:doc   大小:12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升初衔接阅读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wxc6688 2022/7/1 文件大小:1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升初衔接阅读答题技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小升初衔接---阅读
一、各种文体知识要点
(一)记叙文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以写景物为主的文章
1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2) 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
(八)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
1 整体感知
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2 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3 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
4 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5 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点题、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五)小说阅读
1 小说概念: 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2 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3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4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5 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6 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二、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类题型: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概述故事内容,局部内容的理解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
〈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四〉理解标题的含义。
〈五〉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六〉关于写法的问题。

、插叙的作用。
—叙述的一种手法。
—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
(七)对主旨的把握
(八)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4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 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 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 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3) 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4) 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3、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式:谁----为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4、说说主人公思想性格变化题型----关键要答出“变”来,如:他从以前……变得……
  5、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所记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扬,为什么赞扬;或反对,为什么反对。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