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含杜邦分析法)
汇报人:
财务分析指标-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 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 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财务分析指标-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Debt Asset ratio)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 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这个比率对于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因为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一般只承担有限责任,而一旦公司破产清算时,资产变现所得很可能低于其帐面价值。所以如果此指标过高,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表明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对于债权人来说风险非常大。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在利用资产负债率制定借入资本决策时,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作出正确决策。
财务分析指标-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为评估资金结构合理性的一种指标。
该项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股东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股东来看,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国家规定债权人的索偿权优先于股东。
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财务分析指标-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无形资产包括商誉、商标、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由于这些无形资产都不一定能用来还债,为谨慎起见,一律视其为不能偿还债务的资产而将其从股东权益中扣除,这样有利于更切实际地衡量公司的偿债能力。
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Debt to tangible assets ratio)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的百分比。有形净值是所有者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净值后的净值,即所有者具有所有权的有形资产净值。
有形净值债务率揭示了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净值之间的关系,能够计量债权人在企业处于破产清算时能获得多少有形财产保障。从长期偿债能力来讲,指标越低越好;有形净值债务率指标最大的特点是在可用于偿还债务的净资产中扣除了无形资产,这主要是由于无形资产的计量缺乏可靠的基础,不可能作为偿还债务的资源。;有形净值债务率指标的分析与产权比率分析相同,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净值应维持1:1的比例;在使用产权比率时,必须结合有形净值债务率指标,做进一步分析。
财务分析指标-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指公司息税前利润相对于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倍数,可用来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已获利息倍数又称为利息保证倍数 。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EBIT/interest expense 或=(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总额为: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收益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这个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但是,在利用这个指标时应该注意到会计上是采用权责发生制来核算收入和费用的,这样,本期的利息费用未必就是本期的实际利息支出,而本期的实际利息支出也未必是本期的利息费用;同时,本期的息税前利润与本期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也未必相等。因此已获利息倍数的使用应该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结合起来;最好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
财务分析指标-EBITDA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简称EBITDA,是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的缩写,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 EBITDA被私人资本公司广泛使用,用以计算公司经营业绩。
目前,国内银行中,工行、农发行等多家银行所通行的EBITDA(息税折摊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