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doc

上传人:啊的生娃娃AR 2017/6/2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2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维持原来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解毒化淤颗粒; 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总结,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 ,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解毒化淤颗粒临床观察脑梗塞属于现代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急骤, 变化迅速,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虽有多种药物可以治疗,但致残率仍然很高。自 2004 拟 05~ 2006 拟 10,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治疗该病 128 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2 共收集 128 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患者诊治顺序的奇偶数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6 例中,男 38 例,女 28 例,年龄 46~ 70 岁,平均 66岁;病程最短 6h, 最长 1周; 其中神经功能缺损轻度 24例,中度 33 例,重度 9 例。对照组 62 例中,男 35 例,女 27 例,年龄 45~ 72 岁,平均 65 岁;病程最短 5h ,最长 1 周;其中神经功能缺损轻度 21例, 中度 32例, 重度 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具有可比性( )。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二代标准) 的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 1];②中医辨证属气虚血淤证,主症表现为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謇涩或不语, 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表现为面色白, 气短乏力, 自汗出, 舌质暗淡, 舌苔白腻或有齿痕, 脉沉细。③符合中华医学会第 4 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脑梗塞诊断标准[ 2]。 病例排除标准 3 疗前检查发现严重心、肝、肺、肾病变者,不纳入选择病例。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方法治疗, 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解毒化淤颗粒。 西药治疗①溶栓治疗:前2~3d 用尿激酶 3 万~ 4 万单位,2次/d 静脉滴注, 以后每天 1 万~ 2 万单位, 维持 7~ 10d。②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清除自由基: 20% 甘露醇 250 ml 静脉滴注, 1~2次/d, 一般 7~ 10d为1 个疗程; 维生素 E 50~ 100 mg, 3 次/d 口服,2~3 周为 1 个疗程。③补充血容量: 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 ml 静脉滴注, 1次/d, 10~ 15d为1 个疗程。④脑代谢活化剂:用脑活素 20 ml, 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50ml 中静脉滴注, 1次/d ,一般 10d为1 个疗程。 中药治疗口服解毒化淤颗粒(有大黄、人参、川芎、葛根等组成),1袋/ 次(袋 5 g/次, 相当于生药 15g),2 4 次/d, 10d为1 个疗程。解毒化淤颗粒由南阳医专附院制剂室提供。 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 能独立行走, 生活能自理, 肢体肌力恢复至 4 级以上为治愈;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能借助外力步行, 肢体肌力恢复 2 个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