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 探究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运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 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5例。观察组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疗效判定标准[6]: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 创面愈合良好, 明显消除患者的肿胀、局部疼痛和全身症状, 通过X线检查不存在死骨和死腔为显效;有效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创面基本愈合,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肿胀、局部疼痛及全身症状, 通过X线片检查显示有效恢复视野组织为有效;上述标准未达到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踝关节、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治疗后, 两组踝关节、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踝关节、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2. 3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精神健康、精力、一般状况、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 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 导致创伤性骨髓炎发病率明显增高, 该病多见于青年男性, 发病部位主要位于四肢长骨中, 常见于胫骨[7]。创伤性骨髓炎属于一种外 伤性感染疾病, 该病的发生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关系密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 会使局部组织分泌脓性物质, 使得机体出现色素沉着和炎症反应, 导致骨粘连瘢痕和窦道形成, 最终使得患者出现全身感染表现、压痛症状和凹陷性水肿情况, 该病病程较长, 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 且感染控制难度和复发率较高。如果早 期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 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 例如骨缺损、骨不连及皮肤缺损等, 因此, 必须有效控制感染情况, 提高治疗效果, 充分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8]。
利用敏感抗生素对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进行传统治疗过程中只是清除病灶, 并不能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残存的部分病灶细菌会导致坏死组织产生, 对抗生素的渗透产生抑制作用, 使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出现复发情况。现阶段, 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主要治疗手段, 即在清除死腔和窦道等相关流程完成后在负压引流的作用下持续清除坏死组织和创面病原菌, 明显降低机体对毒素的吸收, 充分解决创口阻塞等情况。在抗感染治疗开放性骨折过程中上述方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 临床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穿刺吸引术、开窗引流术、死骨取出术、消灭骨空洞术及病灶内留置药物链法等[9]。抗生素局部灌注能够实现对感染情况的全面控制,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围手术期病原菌的繁殖, 然而治疗效果不理想。针对抗生素骨水泥, 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