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近些年来,建筑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广泛。它以其高度猛烈地影响着规划、设计、构造和使用功能。就结构特性而言,高层建形,地基和地下结构应能承受侧向荷载引起的水平剪力,并不引起水平滑移。由于风力和水平地震作用力对于高层建筑是动荷载,使建筑结构抗弯曲和抗剪切时都处于运动状态,就会导致建筑物中的人有震动的感觉,使人有不舒适感。假如建筑物晃动得太厉害,还会使非结构构件(如玻璃窗、隔墙、装饰物等)断裂,甚至危及屋外行人的平安。所以,高层建筑结构要避开过大的震动。例如:在建筑机关事务局12层的办公综合楼,它长48m、宽18m、高36m。建筑物两边各有9根柱,横行柱距为18m,纵向柱距为6m,中央有一个612m的电梯和管道井筒。考虑水平荷载的传递有几种不同方式,进行结构方案优选,分析两种结构方案:一种为仅由核心筒承受水平力,外柱仅承受大部分竖向荷载,不抵抗水平力,梁和柱铰接;一种为纵横两个方向柱和梁刚接形成框架,来抵抗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力。在方案一中:=,竖向荷载近似为15120KN,井简墙自重为636(6+12)2=7776KN,可得抵抗倾覆弯矩的竖向荷载为22896KN。则
4
可计算出合力偏心矩e=M/G==,超过核心范围(6/6=1m),不满足稳定要求。必需加强、加宽基础或接受下部锚固,才能避开基础向上抬起。在方案二中:由横行跨度的框架担当全部水平力。因此,在一个方向风荷载作用下,总框架一侧柱子受压,另一侧柱子受拉,并可近似求得总压力或拉力为:=,=268,8KN/柱73910=1890KN,即比每根柱所承受的恒载小很多,基础不会向上抬起。因此方案二比方案一好,应接受方案二的结构。
二、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通过受力因素分析,下一步就考虑接受什么结构体系,有下面几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可供选择,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等。依据其受力特点,结合高层概念设计的三维层次考虑,选取合适的结构体系或其组合体系。
(一)框架结构体系
由梁、柱、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它是主要承重结构,各平面框架再由梁联系起来,形成空间结构体系。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敏,可以做成有较大空间的会议室、餐厅、车间、营业厅、教室等。需要时,可用隔断分割成小房间,或拆除隔断改成大房间,因而使用灵敏。外墙接受非承重构件,可使立面设计灵敏多变。但是框架结构本身刚度不大,抗侧力力气差,水平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地震荷载作用下较易破坏。不高于15层宜接受框架结构,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经济平衡点。
4
(二)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墙体同时作为维护及房间分隔构件。剪力墙间距一般为3—8m,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承载力要求简洁满足,适于建筑较高的高层建筑。而且其抗震性能良好,在历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