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下一页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第第3 3章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三相电压三相电压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三相功率三相功率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正弦电压和电流正弦电压和电流下一页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本章要求: 本章要求: 1. 1. 搞清对称三相负载搞清对称三相负载 Y Y和和△△联结时相线电压、相线联结时相线电压、相线电流关系。电流关系。 2. 2. 掌握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掌握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方法,理解中线的作用。确联接方法,理解中线的作用。 3. 3. 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及功率的计算。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及功率的计算。下一页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 正弦电压与电流正弦电压与电流正弦量: 正弦量: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变化的量。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变化的量。 iR R u u + +_ _ ??_ _ ??__ i i t?u u+ +_ _正弦交流电的优越性: 正弦交流电的优越性: 便于传输;易于变换便于传输;易于变换便于运算; 便于运算; 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 . . . . . . . . . 正正半周半周负半周负半周 iR R u u + +_ _下一页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 频率与周期频率与周期周期周期 T T: :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 (s s) ) 角频率: 角频率: πfT πω2 2??( ( rad rad /s /s) ) T f 1?频率频率 f f: :( ( Hz Hz ) ) T T * *无线通信频率: 无线通信频率: 30 30 kHz ~ 3 kHz ~ 3 0 0 GMHz GMHz * *电网频率: 电网频率: 我国我国 50 50 Hz Hz , ,美国美国、日本、日本 60 60 Hz Hz * *高频炉频率: 高频炉频率: 200 ~ 300 200 ~ 300 kHZ kHZ * *中频炉频率: 中频炉频率: 500 ~ 8000 500 ~ 8000 Hz Hz i i t? O 下一页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 幅值与有效值幅值与有效值有效值: 与交流热效应相等的直流定义为交流电的有效值。幅值: I m、U m、E m则有?? TtiT I 0 2d 1交流交流直流直流 dtRi T20? RT I 2??? TttωIT 1 0 22md sin2 mI?幅值必须大写幅值必须大写, ,下标加下标加 m m。。同理: 2 mUU?2 mEE?有效值必有效值必须大写须大写下一页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给出了观察正弦波的起点或参考点给出了观察正弦波的起点或参考点。?: 初相位与相位差ψt??相位: 相位: ?注意: 注意: 交流电压、电流表测量数据为有效值交流电压、电流表测量数据为有效值交流设备名牌标注的电压、电流均为有效值 0)( ??? ttψ??初相位: 初相位: 表示正弦量在表示正弦量在 t t =0 =0 时的相角。时的相角。反映正弦量变化的进程。反映正弦量变化的进程。 i tω) sin( mψtωIi??Oψt????下一页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 sin( 1 mψtω Uu??如: )()( 2 1?????????tt 21ψψ??若 0 21???ψψ?电压超前电压超前电流电流?两两同频率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的初相位之差。的正弦量之间的初相位之差。 相位差相位差??: :ui ui?ωt O ) sin( 2 mψtωIi??下一页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电流超前电压电流超前电压????? 90 21ψψ?? 90 电压与电流电压与电流同相同相 0 21???ψψ?电流超前电压电流超前电压?? 0 21???ψψ?电压与电流反相电压与电流反相???? 180 21ψψ? uiωt ui? O uiωt ui90° O uiωt uiO ωt ui uiO 下一页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②不同频率的正弦量比较无意义。①两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为常数, 与计时的选择起点无关。注意注意: :? t i 2i 1i?O 下一页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瞬时值表达式) sin( m????tUu前两种不便于运算,重点介绍相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