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推动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推动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分析.doc

上传人:十二官 2022/7/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推动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推动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操作风险愈发突出。文章在分析操作风险特点和诱因的基础上,对核心诱因人员的管理提出相关建议,以达到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和降低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操作风险;诱缺
操作风险的誘因包括人员、内部程序、信息科技系统和外部事件。不可否认,内部程序、信息科技系统和外部风险管理都很重要,但其执行、服务和操作的主体均是人员,人员因素是导致操作风险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年损失数据库中99%的重大事件都与人员有关。然而,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对人员管理仍停留在“泰勒”时代,侧重于采用刚性制约,单纯地加大违规成本。在面对当前人员思维活跃、需求多元化的现状,这种管理手段往往导致组织僵化、人员缺乏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很早就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现实生活中由于各人所受教育、成长环境及后天机遇不同,需求层次也有所差别,多层次的需求决定了人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某一种需求未被满足时,身体内部产生内驱力就会刺激人去寻找特定目标以满足需求,如果寻找方式或特定目标错误就会发生操作风险。此外,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民间资本活跃,资金交易方式日新月异,针对商业银行及客户的外部侵害及内外勾结的作案手段也更加隐蔽,导致银行员工面临诱惑和拉拢增多,进一步加大了人员管理的难度。
3 刚柔并济,合力推动操作风险管理
提高操作风险管理的效果和质量,重点在于抓好人员管理这个核心。正所谓“至刚易折,柔极则废”,唯有将刚性制约和柔性管理有机结合,以刚性制约为骨肉管人之行为,以柔性管理为颅脑管人之思想,才能有效缓释风险。
刚性制约
刚性制约应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刚性措施,提高人员管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
(1)扎紧制度笼子,减少违纪违法环境的生成条件。紧跟业务发展,对现行的制度、机制和流程进行前瞻性的分析研判,对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及时予以修订、补充和完善,使各项业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同时,强化制度落实,把制度作为开展工作任务的依据和标准。
(2)完善岗位分离、制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一是实现职责分离,业务营销与账务处理分离、业务操作与风险监控岗位分离,同时明确关键岗位、特殊岗位、不相容岗位及其控制要求。二是强化岗位制约,实现业务流程环环相扣,防止越权交易,杜绝“一手清”现象的发生。
(3)建立完善风险奖惩机制。将机构和员工的操作风险管控情况与薪酬、职务升迁、管理授权等结合起来,有效地平衡业务发展与操作风险管理的关系。对于管控质量高的,给予经济上、政治上、精神上的鼓励;对于错误率高的,在考核评价中给予惩罚,通过严格落实奖优罚劣制度,逐步强化员工合规操作的理念。
(4)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消除操作风险的积累。一是要做实上级监督,警示和督促各层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二是发挥同级监督的力量。配齐配优纪检委员,加强履职意识培养和履职能力培训。畅通与上级纪委的直接报告渠道,保证发现异常行为第一时间报告给上级行纪委。三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健全举报奖励保护机制,消除员工监督疑虑,完善员工监督渠道,激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