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zongzong 2022/7/3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1
课时设计简析
《画风》一课,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方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呈现在画纸上的故事。三个小挚友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沟通,相互启索的孩子,陈丹是个擅长学习的孩子,在体会中生发情感。
【教学流程】
一、身边切入,进入识字天地
1、指含有“宋、陈、艺”这几个生字的三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自己的名字。
2、生领读自己的名字。
3、教学“宋,陈,艺”这三个生字。
4、联系课文中三个孩子的名字,学习其他生字:


⑴借助拼音读课文中三个孩子的名字。
⑵去掉拼音读生字。
⑶打乱生字的依次读生字。
5、巩固生字:
陈诗语巧手绘丹青,
宋宇豪奋勇搏浪涛,
韩家艺妙语惊四座,
群才献艺各显神通。
二、实践体验,激发学习欲望
指三名同学到黑板前画风。(提出要求,三人相互商议,不许雷同。)
三、多向互动,感悟读书乐趣
1、进入文本,找准对象:
⑴自由读课文,看文中三个小挚友是怎样画风的"。
⑵默读课文,动笔画一画课文中三个小挚友是怎样画风的。
⑶指名汇报。
2、精读对话,体会感悟:
⑴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他们说的话,边读边想,三个孩子分别是怎样的孩子。
宋涛说:“谁能画风?”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我也会画风了。”赵小艺说:“我能!”“我还能画!”


提示:肯定把三个孩子这些话联系起来思索。
⑵小组沟通。
⑶生汇报,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宋涛是个爱提问题的孩子,赵小艺是个敢于挑战、擅长思索的孩子,陈丹是个擅长学习的孩子。
⑷师依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指导朗读,感悟。
3、激情朗读,深化品尝:
⑴师和生合作分角色读。
⑵评价导读。
⑶组内自由练读。
⑷指名汇报读。
⑸指导书写“显”字。
四、空间拓展,培育创新思维
试着说一说、画一画声音和气味。
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文中小挚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擅长动脑筋想方法。
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


2、 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学习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到事情要擅长动脑想方法。
学习打算:
1、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填空纸
2、生:预习课文,积累一些描写风的诗句或歌曲
时间支配: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激趣导入
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风声)板书:风
你会背有关风的诗句,唱有关风的歌吗?
师:风可以听到,也能感受到,可以唱一唱,也能写一写,那么风能画出来吗?(板书:画)
今日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五课《画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相识的字画出来,请身边的同学帮帮忙。
2、检查认读状况。
a. 带拼音认字。
读了课文,你知道是哪三个小挚友在画风吗?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人名课件)自读,指名带读


b. 去拼音认读。
(课件)细致看看,大屏幕上发生了什么改变?这次你还认得吗?男女生分读,指名读
c. 乱序读。
呼的一声,风娃娃把字宝宝吹得一塌糊涂,你还会读吗?(课件)自读、开火车读(读到姓时联系本班同学相同的姓氏,练习用“艺”、“涛”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