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过成形、过翻边技术指导手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27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过成形、过翻边技术指导手册.docx

上传人:ttteee8 2022/7/3 文件大小:2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过成形、过翻边技术指导手册.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过成形、过翻边技术指导手册
会签单位:
模具中心:
过成形、过翻边技术指导手册
1范围
本手册对过成形、过翻边技术的一些使用事项进行了规定。以确保冲 压件达到目标质量和生产性要求。
本手册适用于冲压、模具设计部门的模具设计和过成形、过翻边技术指导手册
会签单位:
模具中心:
过成形、过翻边技术指导手册
1范围
本手册对过成形、过翻边技术的一些使用事项进行了规定。以确保冲 压件达到目标质量和生产性要求。
本手册适用于冲压、模具设计部门的模具设计和调试阶段。
2过成形
过成形可以使圆角R部分成形效果更好,翻边和折弯线更为准确。如
后翼子板,***外板等零件,见图1、图2所示。
3过翻边
考虑到外板在收边时的翻边线向零件内侧移动(如图3所示),在翻 边表面上过翻边加以补偿,如图4所示。
翻边线移动
图3 图4
4外露R的补偿
根据零件的数模尺寸制造,由于外露R的影响,外露间隙看起来比 实际间隙要大,如图5所示。因此必须对外露R进行过成形来补偿,如图 6所示。
R的补偿
5门收边的过成形实例
,由于预收边和收边的影响,翻边线会向零件内侧移动。 因此通常对外板件过翻边约0. 5mm,如图7所示。但是因板件的形状和收边 角度的不同,翻边线的过翻边量会有变化,如图8、图9、图10、图11、 图12所示。
:由于收边方向以外的原因导致的翻边线向零件内侧移 动,要对外板的翻边线进行过翻边补偿,如图13所示。
过成形的翻边线
\零件数模
I <― | 的翻边线
过翻边量
图13
6 R部位的过翻边量
RN50的过翻边,如图14、图15所示。
A-A剖面
(收缩趋势)
B
i判、+曰小。R(50以上) 过翻边重(0. 3~0, 5)
B-B剖面
(拉伸趋势)
图15
a) 收缩趋势时,,如图14所示;
b) 拉伸趋势时,。但是如果翻边高度 较小时,,如图15所示。
RW5O的过翻边。

a) 过翻边X的数值根据零件的形状而定(一般的过翻边量X为 0. 5mm),如图16所示;
b) R部位的过翻边量是0,从R端点开始在L= (0〜30) mm范围内 线性增加到0. 5mm,如图16所示。
过翻边量X的数值根据零件的形状而定。但是当R区域的翻边较小时,
拉伸趋势也小,过翻边量X一般为(〜) mm,如图17所示。
A-A剖面
图17
7特殊部位过翻边量
如果在下列情况时有收缩或拉伸趋势,过翻边量X和上述的收缩或拉伸 趋势情况对应一致,如图18、图19、图20所示。
8 R尺寸和翻边高度的确定
R部位的不协调通常是由于尺寸的原因导致的,因此解决的最佳方案是 设定外板的R大小和翻边高度。
理想的R部位尺寸(零件的R与翻边的关系):
R5以下,理想的R部位尺寸如图21所示;
R5〜R10,理想的R部位尺寸如图22所示;
R10〜R20,理想的R部位尺寸如图23所示;
R20以上,理想的R部位尺寸如图24所示。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要对R部位特别注意。R20以下时,完全收边是非常 困难的。
a) R5以下,如图25所示,是典型状态。但是,如果对零件的 形状进行更改,那么对与此部位有关的零件形状也要进行更改, 还要对收边的角度进行更改,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这个部位 收边不用考虑,只对此进行预翻边,并做密封处理;
R5〜R10,如图26所示,是典型状态。预收边小于45° , 并对R进行密封处理。与圆角R的接触切边线也应按圆角R进 行处理。缺点是因为收边冲头磨损严重,必须对其进行定期保 养维护;
R10〜R15,如图27所示,是典型状态。当零件的收边角度小 于90°且预翻边小于45°时,可能完全收边,如图28所示;
R20以上,如图28所示,是典型状态。预翻边小于35° ,完 全收边,如图29所示。
图25
图26
图28
图27
9表面塌陷实例
表面塌陷现象是指零件边缘的塌陷。如果塌陷量比较大,那就必须克
服。引起塌陷的原因主要有:翻边塌陷、内板尺寸不足、收边模具未冲到 位、压料板变形等。详见附录A。
附录A
表面塌陷的现象及原因
1)翻边塌陷
2)内板尺寸不足
A-A剖面
解决措施和注意事项
修正内板法兰边为与外板平 行方向。
如果将法兰边变形量较大, 收边时内外板在a处开始接触, 那么在b处塌陷。